中普陀寺于建国七十周年隆重举办首届传授三坛大戒(2019年11月15日—12月15日)。作为中国汉传佛教2019年底最后一场传戒法会,于今日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新戒已接受层层洗礼与锻造,以期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中普陀寺微信平台每天及时报道戒场的进展,使大家得以分享诸位大和尚的开示;其间,他们在戒场见到了授经阿阇黎传喜法师,并于授戒法会的间隙采访了他,在授戒圆满的日子作了专题报道。通过这些文字,可以再度感受到礼乐文化的神圣庄严,分享到授戒道场的庄严殊胜功德。
本台特此刊发,以飨有缘。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那为什么人类需要佛教?我们现在提倡要恢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什么?五千年文明是什么?孔老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教人不仅是教人,也是在为社会正本清源,为国家树立宗旨,我们说核心价值观,那实际上就是从怎样树人而落地的。但俗语“百年树人”,如果百年才能树起人的话,那我们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就有其渊源了,一个五千年形成的文明当然是浩浩汤汤、辉煌壮阔的,但中华文明之精华何在?
宋朝理学大家程颢,有一次在游定林寺时曾目睹了出家人过堂“威仪济济,进退合度”,在钟鼓悠远的唱念里,不禁油然赞叹:“三代礼乐,尽在其中!”特别是这次中普陀寺在授戒,“戒”就是仪规,就是“礼”的具体体现。每天中午供上堂斋,梵呗声中,体现的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乐”,中华礼乐何在?看看出家人的一堂佛事,尽在其中。按现在的话说生活要有仪式感,这即是最好的体现。
罗素还有一句话:人生而无知,但是并不愚蠢,是教育使人愚蠢。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还是在整个人类文明当中,都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什么?如何教?人类生命的尊严是什么?人如果没有彼岸的终极目标,那此生的生活意义又在何处?国家尚且要提中国梦,要立一个目标,那我们自身的生命目标是什么?我们人尚在生老病死的规律中,有没有找到解决生老病死的方法,有没有找到超越生老病死恐惧的药方,有没有找到解决生老病死彼岸的归宿?这是由人类自身的尊严所决定的,每个人都本能地需求它。
“礼”可以规范人心,“乐”可以和乐人心。我们出家人又叫和合众,怎样和合?通过行为的规范,通过梵呗的这种和乐的“乐”,可以让我们整齐划一。就像我们戒场的这三百余位新戒子,收摄身心,清净安和,整齐划一。
因而,授戒又叫“弘演毗尼”,“弘”即是把这个道理说清楚,“演”是把这个行为示范出来。所以在传承的礼法中,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感谢佛教!是佛教还保存了我们泱泱大国的礼乐风范,在我们需要传统文化哺育的年代,还能够从佛教的平台上,看到完整礼乐的示范作用和可实践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可见,并不一定要在帝王面前才有礼乐,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礼”上找到所谓的规矩、方圆,既找到自我,也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睦相处的礼仪之道。所以它不仅是我们佛教的戒律规范,也是中华文化巨大的精神宝库。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出家,要担负起这样一个精神文明传承者的角色,因为我们看到了它的价值,充满了这种文化自信,同时也看到儒家的修齐治平,是可以通过佛教的这种方法去实现的。当年弘一大师也曾苦苦思索过这个问题,后来他发现我们佛教的这些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可以令行为变得清净、进止有度,语言优美、思想慈悲。如果我们个人找到了生命的方向,实际上也为社会找到了出路,这就是佛法“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源泉与动力所在。
《华严经》里讲:“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从戒入手,以戒为师,严持戒律,戒律是修习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我们僧团的根本。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戒,即戒恶,我愿意坚守这个行为准则,因为这个准则是对自我生命的保护,这符合佛教“普度众生,予乐拔苦”的宗旨,亦源自于内心的慈悲。所以持戒的人肯定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不理解的会以为佛教看上去很疏远,实际上他的心心念念都在关心着众生、呵护着众生。所以白岩松有一句话叫“佛教远看是佛,近看是爱”,可以说没有情怀的人是做不了出家人的!所以,社会上也说佛教以慈悲为怀。
因而,一旦我们心中消除了对佛教的误解,改变了对僧人的偏见,这即是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我们恢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要从拨乱反正开始。阿弥陀佛!
佛的气场会增加我们的正能量。比如在戒场,我们这个“戒”,是有力量的。我们说戒德芬芳,戒行如冰清玉洁,实际上戒也是有质量、有能量的,所以我们会感受到这些。当你感受到这种生命力的时候,我们的灵感也打开了,忽然发现未曾发现的美,“真的很美啊”,你发现了美就会去捕捉,镜头一拍就很美。明明很美,那为什么平时我们却没发现呢?因为能量场没被激发出来。所以,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欣赏美的眼睛。
你说这世界不圆满吗?佛陀圆满了,祂给这世界有增加一根草吗?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陀圆满了,祂发现这世界也是圆满的。不但发现世界是圆满的,众生也是圆满的——“奇哉!奇哉!奇哉!”三个感叹号,“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可惜他自己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但是,当你自己哭的时候,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哭,当你笑的时候,你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笑,当你圆满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圆满了。
所以一个生命的圆满之路,既不依赖物质,也不依赖金钱、名利地位,这是一个自我充实的过程;这个自我充实就是戒恶修善,最后达到一个人格的圆满。这种圆满是没有侵略性的,它不需要攫取外在的资源,所以它是和平的、优美的,是奉献的。
可见,佛法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其宗旨在于净化人心、规范行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积累下来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就像我们去印度朝礼八大圣地,宣传组一边朝圣一边写文字,同时还要录像、剪辑,每天文字、图片、视频一一报道出来,我们很努力,就是为了给世界带来佛法的魅力。当还有那么多人对我们的祖先文化、传统文化存有误解与偏见,更谈不上自信的时候,那我们如何来恢复文化自信呢?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我们出家人是佛法的住持者,是真正的“如说行者”,唯有我们才能最合理地解释佛教是什么。
事实上,“解释”就是我们的工作。如何让大家从电影电视、从西游记,或说从山寨版的认识里,转向对佛教的正确认知,这是我们和尚的工作。否则,如果对佛教不恭,诋毁三宝、诽谤圣贤,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对大家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这个事,我已经做了十多年。但世间人他不知道你有多辛苦,也不懂得去珍惜,更不明白正法难遇,这就是众生相。所以我们要把火烧得旺旺的,要把世间冷漠的心烤得暖暖的、热热的,要把这个固化的世态炎凉给它烤暖、烤化。
戒期的报道非常重要,重担落在你们肩上,这就是三宝的加持在头上。像我们戒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报道,展示道场的宏伟殊胜、如法如律,让大家从图文并茂和视频的鲜活展现中,了解到传戒原来竟有这么丰富的内涵、有这般周详的程序,以及“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我们以文字、图片、视频来传递道场的庄严与清净,尽管大家很辛苦,废寝忘食,但是大家的佛学修养要提高,对仪轨要了解,很多事可以多做一点,前期要把好关。最后,大和尚再看一下,就等于享受一下;累了一天,你们给他看一下花和果,这就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大事化小是一种智慧。不要让他也参与到这个劳动中,烦他劳神。是让他幸福地享受,还是让他再劳神劳力?如果还要再圈红如何去修改,那就更费心费神了。所以如果你们前面能做掉,就能让大和尚省心,但要让他知道这个事情。因为他是一个家长,他必须得知道这些,否则你发了个宣传,他还不知道,这样不行。
所以再晚我也得看平台推送,因为那个微信平台是公众的,必须对每一个字负责,这是为佛教负责,不是为我们个人。我们个人生死存亡无所谓的,而佛教则关乎大家的生死、幸福,小到讲个人,大到可以讲国家、世界、人类,甚至四生六道、九幽十类、法界一切众生。佛法无边,管得是特别宽。
而且禅宗讲“道在日用中”,我们的心,见物则被物转,听声则被音动。听到赞扬也动,听到诽谤更要大动了,平常心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对佛菩萨的感恩心,在这样的前提下认真去做,一定会做好的。当哪一天回头看,你自己都会随喜自己的。阿弥陀佛!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 摄影:薛宁刚
往期精选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