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开四教 直阐一乘——传喜法师二〇一八年慧日禅寺讲授《天台宗纲要》圆满

2018-04-03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图片


图片


时已仲阳,万物繁荣,春红满蹊,叠嶂重青。


图片

图片


然春色无常,不离生灭,飞花常逐流水,落叶满空庭。于此生灭境内,传喜法师依天台教理,开阐无生灭的真实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法师从正月十六开始,直至二月十六日,历时一月,以大悲心精勤说法,圆满了《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与《天台宗纲要》的讲授。

 

图片

图片


听法者有宁波慧日禅寺、保定月明寺、五台山古文殊寺的常住师父,他方宝刹的参学僧众,近一百五十人。在线观看的流通点护法、学佛小组居士,共两千人左右。


图片

图片

 

自2018年初至今,传喜法师讲授了《佛遗教经》、《天台宗纲要》,以及《灵峰宗论》中《示元白》、《修净土忏并放生社序》二文。

 

图片

图片

 

《天台宗纲要》为台宗座主静权长老所述,囊括了佛陀的一代时教,是天台宗教义的提纲。


图片

图片


它依众生根器利钝、烦恼厚薄,将一佛乘开为“藏、通、别、圆”四教。此书教观兼举,理事俱谈,是行者背尘合觉、从凡入圣的纲领与指南。


图片

图片


汉传佛教,处处以圆教为指归。藏、通、别三教皆为方便,只有圆教才是佛的本地风光。


图片

图片

作为佛弟子,我们虽不能了知佛的境界,但对圆教的理要怀着惭愧和虔诚渴仰之心。


图片

图片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当能够入这个理,理无碍才事无碍,然后依法修行,行在因中,发起广大心和长远心,最终证得妙觉佛果。这样,才不负如来的悲心和自己的佛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台宗“行归净土”,静权长老尤其赞叹净土法门。念佛法门的超胜,来自佛的大愿与功德。“阿弥陀佛”是圆教的果,一句“阿弥陀佛”,三根普被。


图片

图片


修行要脚踏实地。要珍惜佛的法门,好好实践,生起惭愧心,破除坚固的“我”,对轮回生起真实的厌离心和出离心。

 

图片

图片

 

《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现能依止明师,于法师座下闻一佛乘,何其幸哉!常住师父们畅谈感想,作为法供养。


图片

善济师父

 

善济师父:恩师三春晖,寸草心切切。恩师苦口婆心地讲授《天台宗纲要》,字字摧暗转明,为修行人指明了向道用功的方向。


图片

图片


这次学习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自己的痴,再看往昔熟悉的经书,开始知道其中的分量,也知道自己在修行路上,还有哪些事要做。即使是一块石头,师父也愿意把它捂热。


图片

图片

智坛师父


智坛师父:智慧如目,无智者宛如盲人,恩师说法启智,拨云开雾,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真相。


图片

图片

图片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随着课程的推进,大家每天都在进步,所以不能用昨天的眼光看待道友。恩师的法布施为最上布施,恩德超于一切。


图片

智眼师父 


智眼师父:印光大师说,“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莫不仗字之力。”天台宗的圆教思想,实在望尘莫及。能生在大乘国度,是我们佛弟子的幸运。


图片


佛门中的早晚功课,都包含着圆教的智慧,其中有无尽宝藏,等待我们去发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法难闻今已闻,明师难遇今已遇”。为表达对法的恭敬,对善知识的感恩,弟子们以诚挚之心,供养水晶莲花生大师像、恩师说法讲记、狮吼观音唐卡、水晶满愿塔、水晶八吉祥等法宝,祈愿恩师法体安康,长久住世,广转法轮。


图片



更多讲课精彩开示,请点击这里↓↓↓

一念三千,三谛圆融——走进天台宗

不明白这一点,就是跟自己开了最大的玩笑

佛陀最后的教言——《佛遗教经》带我们平安回家

三皈五戒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有一种“专一”,让人头疼

只要你愿意,在哪都能得解脱

想学习佛法?请先看这里!

有真实修行的心,才能明白这一步踏入有多珍贵

今天,我们来喝一碗世界上最营养的“心灵鸡汤”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无价
· 为什么有时对修行提不起精神?
· 有一种悲心,倒驾慈航
· 忏悔
· 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
· 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牛走了,我们结束了它们5000万年的历史,却还没来得及看它一眼
· 不明白这一点,就是跟自己开了最大的玩笑
· 圣凡
· 云何名为“无表色法” ?
· 何为佛菩萨的主观与客观?
· 清明,我们该如何来祭祖?
· 在这个百花盛开的时节,我们为谁而流泪——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
· 圆满
· 云何为「色 声 香 味 触 」?
· 我们为什么会看别人不顺眼?
· 汉传佛教,真的没有密法吗?
· 佛陀最后的教言——《佛遗教经》带我们平安回家
· 超越生命
· 如薄伽梵略说五蕴……
· 佛性之中无喜厌,一切皆为平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