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长老留给我们的开示:观照心念的来去

2017-12-02 00:04: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可以订阅哦!


禅就是寂

禅就是寂,寂也就是静的意思,进了禅堂,一切动作都没有了,禅堂外的、禅堂里头的都寂静了。




图片

图片


 “万境本寂然”,万境就是万法,万法本身是寂而不动的。


没有语言、没有思惟,“言语道断,言语那条路是走不通的。心心寂灭,心里的思惟,心里所有的缘念,一切都放下了,这就叫禅。



图片



“参话头”


为什么一进禅堂不跟你说任何话?因为怕你随人家的语言,随人家的声言转,那一转就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


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一进禅堂就“参话头”,“参话头”的意思,就是你没有说话、还未开口之前,未开口之前是什么境界?你参一参。心没起心动念的时候是什么境界?你参一参。


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语言之前,“参”,这是“参话头”,这叫直指人心。这里说观照你的心念,就是从一早起来睁开眼睛之后,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照顾你的心,看它生起的是什么念。


图片


有的禅堂,或者因为师父不同、或者是传授的宗派关系,要你注重心念的起处,心念是从什么地方起的?一念一念地追寻,它又止于何处?


一般学教观的人,就叫追踪,从他那念的起,不管你善念、恶念,只要一起念头,念头起处,是从什么地方起?在你注意追究之后,念头就好像没有了。

 

当你制心一处的时候,要找这个念头的起处。昨天我也这样说,“参话头”,参它的起处,从什么处生起的?那你找它的起处,那起处没有了,换找落着点,念头止在什么地方?这样就没有了。这就是一起一念,这样子,久了就能达到无念。


图片


无念并不是像沉寂、睡着,那无念是心里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这时候你就提起来观照,或者提起你所怀疑的问题:“生从何处来?”,“这一段的报身,断灭之后,流到何处去?”要这样子去找原因。


来无来处、去无去处,那你就断了这来去之念。在这个来去的中间,观照所有的生活、学习,一个一个地分析,分析完了就会知道,了不可得,来也没个来处、去也没个去处。来从何处来、去向何处去?

【梦参老和尚开示】《华严经净行品善用其心断五欲


我记得有一次,虚云老和尚,他教我们这些未满二十岁的小和尚。我们总共有十几个人,有的是学堂的、也有的是在老和尚身边的。


他就教我们这么一个方法:“来是什么地方来?去到什么地方去?来无来处、去无去处,行云流水、止于何方?”


这样子去观照,观照久了,你那个心,就不思善、不思恶,有思,亦没有思。


长老的一生垂范人间,

是人天的福田、人天的眼目。

祈愿长老不舍娑婆,乘愿再来!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正法清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相关文章
· 一代高僧,就此西归|“被关了多少年,就要再住世多少年……”(附罕见影像资料)
· 暗物质、负物质是什么?
· 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 生能度众生,死也能度众生——缅怀梦参长老
· 具谦下、谦卑的心,修行才能进步。
· 现代社会的当机法门 ——梦参长老专访节选
· 赶路、赶路,不要停留在这里,不要停留!
· 有自私心就有阴暗面
· 走近一代高僧,聆听他们最后的嘱托
· 起心动念,佛菩萨都知道
· 这是一个“蓝天”的故事——冯小刚力挺,窦唯上阵,江一燕零片酬出演……
· 出家人无需客套,以法相见
· 农历十月十一日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圆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转发功德无量!)
· 世界因你的改变而变得美好
· 舍利重光 照古腾今——法门寺佛指舍利盛世重光三十周年纪念(1987-2017)
· 五台山是幻化的智力所显
· 佛门“女汉子”的幸福
· 丛林禅话:镜子的功用
· 农历十月初七,恭迎善无畏三藏大师圣诞
· 易行道也不易,难行道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