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开始,
心灵鸡汤纷纷打起了佛陀的旗号,
动不动就是“佛说”如何如何,
但实际上,这些根本不是佛说的,
也和佛教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截图中的鸡汤文
这种情感上的小感悟
或许正中了文青们的下怀
但这种理解
偏离了佛教之意
“佛说五百世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相遇”,
这句目前算是全国最著名“佛教”鸡汤语。
要知道,“佛说”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他所说的话,应该句句都在佛经里。但大藏经里根本找不到这句话!
它确确实实不是佛说的,更不是出自佛经。它的出处,或者说被人改编前的原句,来自女诗人席慕蓉的诗《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阿难曾说愿化身石桥,经历风吹雨打,只愿那所爱之人从桥上走过……”
这句打着阿难旗号的心灵鸡汤,明显是伪托之语。
阿难是大成就者,是佛陀的上座大弟子,早没了娑婆众生的情欲,怎会心中期盼“那所爱之人从桥上走过”呢?
如今微信里充斥着这样的鸡汤文。
当下人们心灵疲惫,很多人更是需要寻找情感上的寄托。心灵鸡汤作为一种“补品”传播世间善道,也算是好事。
但故意给它披上佛教的外衣,就不妥当了。这会导致正知正见的佛法得不到弘扬,甚至被扭曲。
正如大愿法师所说,佛法不是心灵鸡汤,不是精神安慰剂,不是心理暗示,更不是什么成功学,它是修行的每一步都是有证量标准的生命修炼工程学。
宗舜法师说得更不客气:“像什么佛说五百世的回眸才换得今天的偶然相遇,哪本经书里讲过这样的话呀?把自己的感情遭遇寄托在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情诗或者心理鸡汤上,时间久了会降低自己的智商和情商。”
我们要虔诚而非盲从
所以
请您今后看到“佛说”的心灵鸡汤
先想一想法师们的话
再去考察一下它的出处吧!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