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关注本公众号
一个人转凡成圣的第一步,就是有惭愧之心,这也是最低的底线。
罗睺罗尊者是佛陀时代的一位阿罗汉。
佛陀涅槃五十年后的一天,罗睺罗尊者应长者供时,喝到供养的饮品,禁不住流泪。
长者问尊者因何落泪?
尊者说:“今天的饮品,虽尽世甘美,仍不比佛陀在世时的白水。”
长者不信,尊者就以神通力超越时空,取了一钵佛陀时代的水,请长者喝。
长者饮后也泪流满面。
为什么他们喝一口水都会流泪?
佛陀时代的地水火风都是不一样的,随着圣人隐没,地水火风的序列也开始改变了。
一方风水养一方人。
人的烦恼会影响地水火风,地水火风长养了我们的生命。
如果地水火风越来越差,这片土地生养的人也会越来越差,这在佛教里称为“劫浊”。
南阎浮提众生,
起心动念,
无不是业,
无不是罪。
︻地藏经︼
我们学佛了,并不代表我们多伟大,不代表我们已经成为圣贤。
学佛是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贡高我慢、邪知邪见,看到自己无量劫来,以至今生违背三宝、违背善知识、亲近恶友、造诸种种恶业。
我们因自己业力召感,在生死苦海中轮回。自己无量劫修因,感得现在的果。
学佛后才知道,我们过去无明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罪证如山。
我们要深刻地反省,为什么会沉沦于生死的苦海?
反省我们自己“我执、我见、我业”,不对的要忏悔,对的要坚持!
我们即使常念阿弥陀佛,但是起心动念都是分别,都是违背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
故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称自己“常惭愧僧”,常惭愧就是常念佛,常念佛就是常惭愧。
越开智慧,就越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的心就变得柔软,不再贡高我慢,生起惭愧之心,于是就和圣贤接轨。
一个人转凡成圣的第一步,就是有惭愧之心,这也是最低的底线。
命自我造,相由心生。
改变心的状态,就可以超越外在的风水,相貌、福报、命运都会改变!
——2014年11月雷音寺开示
在学佛路上,你是怎样理解惭愧之心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