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仅属于鲁国、属于古代中国,或是我们当代中国,他更是一种生命的文明。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用好几年的时间去领悟,慢慢去消化,甚至要在人格上去完成。
圣人以自己忠厚仁爱之心,相信每个人的本性都忠厚仁爱。他致力于发扬并保护人性善的一面,致力于回归古人的圣贤之道,建立一个人人讲仁爱、开发天性光明的世界。
孔子是积极入世的,如菩萨般,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道理是真实的,推广真理却是艰难的,虽然艰难,却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作为圣贤的追随者,应当思考怎样传承这种精神,怎样面对这个世界。太虚大师讲,“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现实,就是不要做梦,不要颠倒妄想,把心修好,把人做好。
为佛弟子,除了要完全接受孔子的精神之外,还要有智慧、慈悲的胸怀。对内,清净自我;对外,奉献身心。我们佛教既有为又无为,一切有为之中具有空性,一切空性之中充满大悲。
所以,要修行自我,早日证得佛陀教授的诸念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境界,然后依着这样缘起性空而生起大悲,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情。
印光大师讲过“因循”二字,世间人就是这样浑浑噩噩地因循度日,“因循”二字误终身。我们真的要好好地鞭策自己,莫让岁月遮住我们的本来面目!
“第一视频”传喜法师专辑上线啦!
想看法师更多开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精彩继续......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