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逢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追寻佛陀的足迹

2016-03-23 08:10:00 发布: 人气:10

家选饭王 乘象托胎


图片


2500多年前,在印度有个叫迦毗罗卫的国家,国王名净饭,王后名摩耶。净饭王性情淡泊,抚恤百姓,深受人民爱戴;摩耶王后端庄秀丽。然而,时光流逝仍是膝下无子。


王后郁伤不止,一日忽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她的右胁进入身体,顾见自身,如日月照,见此瑞相,廓然而觉。不久摩耶王后就有孕了。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图片


摩耶夫人怀胎十月,正值四月初八日。风和日丽,舂光明媚,引诸婇女游蓝毗尼园大吉祥地。园中有一大树名波罗义,树枝柔软低垂。夫人即举右手攀彼树枝,遂生太子,名悉达多。


当时天上的帝释将精细殊妙的乔尸迦衣放在手上,用来承接太子,四大天王抱看太子放在圣母面前,太子不用人扶朝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了七步,举足出大莲华观自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是时九龙吐水浴太子身,不料太子出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便不幸去世。净饭王悲痛不已。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图片


摩耶夫人去世后,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公主进宫抚育太子。悉达多天资聪颖,活泼可爱,在众人的关爱中成长。


太子天性仁慈,对一切小生命都倍加爱护,净饭王为太子制作众宝璎珞、胜妙花鬘、宝冠腰带庄严太子,时姨母怀抱太子坐宝辇中,无数童男童女手执诸花引导太子往诣园林,童男童女又各持鹿车、羊车、船肪、鼓乐等一切器杖,列太子前恣令嬉戏,如是娱乐太子,欲令其增长智慧。



习学书数 成长困惑


图片


悉达多太子一天天长大,喜欢独处冥想。净饭王请了学识渊博善知经论的毗奢婆密多罗为太子的老师。太子一见老师问:如果教我梵书、仙书这类书共有六十四种,未知尊师教我何书?这使毗奢婆密多罗感到非常惭愧,净饭王因此为太子寻找了许多知名的老师,而太子一习即通,许多老师都自觉不及太子。太子学习勤奋,希望能找到圆满的人生答案。


一日太子救治了一只中箭的飞雁,为此与堂弟提婆达多发生了争执。相持不下并结下恩怨。太子在充满爱与痛苦的生活中成长,困惑的痛苦时时伴随着他,在他幼小心灵中播下了矢志追求人生真谛的种子。



悉达纳妃 五欲娱乐


图片


在悉达多出生后,有相师预言太子将要出家修道,或是成为转轮圣王统一四天下。当悉达多长大成为仪表堂堂的青年时,净饭王为他娶了一位颜容端正,聪明智慧,礼仪具备的耶输陀罗为妃;后又增加瞿夷、鹿野二位妃子并诸采女以为娱乐。


太子虽然与妃子们形影不离,但无有世俗之意,常于夜时静修禅观,净饭王为把他从沉思忧郁中解脱出来,安排了许多妙龄美女日夜歌舞陪伴。但他仍然独自在夜色中徘徊思索人生。父王为使他幸福快乐,又为太子造三等宫殿婇女三千侍御太子,并设置上千音乐,昼夜不绝,唯恐太子离宫出家修道。



路逢老人 道见病卧


图片


悉达多太子十年于宫内受五欲之乐,作瓶天子见之遂以神力,令宫内婇女伎儿作音声歌曲,自然传述出离五欲,趣向涅槃之声,太子闻之,渐生厌离之心。


这时作瓶天子想让太子发厌离世俗之心,舍离五欲之乐即赞叹园林之美,太子闻已欲往园林观看游观,尔时太子登上马车,从城东门而出,途中遇见一位身体极瘦弱的老人。太子问驾车人:“何者为老?”又问“我今此身亦当如是受老相否?”来到南门,又听到茅屋中传出凄厉的嘶喊,看到正值壮年的病人,肚子胀鼓,面色痿黄,痛苦万状。


太子含洎脱下镶有珠宝的外衣盖在病人身上,太子不忍心再看到人生的痛苦不幸,即回宫中,心自思维作何方法得免哀老病苦之相。



路睹死尸 得遇沙门


图片


作瓶天子欲令太子早日出家示现种种相以作引导,太子自上次出游后,一直苦思不乐。正值春暖花开时,净饭王精心安排,让太子出游散心。太子乘坐父王的大白牛车从西门出城,途中遇见送葬队伍,全家老小号哭送行,堂弟见了举剑拦阻不让其队通过。


太子得知劝阻,问驾车人“死是何?”复问“我亦有此死否?”答曰“均不免死。”太子闻后情思不悦,思维无常至时,皆无有异也,意欲还宫。


是时作瓶天子化作一沙门示现于太子归途之中以作化导,太子回宫抵北门时遇见沙门形貌端严,即下车作礼问出家之利益,恭敬地问“怎样才能不生不死?”沙门为说修道之法,太子闻后深生欢喜决定修学此道。



立志出家 声色不染


图片


为了探索人生的真谛,悉达多决定出家修道。太子来到父王宫殿长跪合掌 对父王说“我想出家。” 王闻此言涕泣不许。


太子又说“有四种愿当断出家:一愿不老、二恒少壮、三常无病、四值不死。”父王说:此愿甚难,谁免老死?逐令严加看守太子。净饭王为挽留太子,耗费巨资修建了豪华的夏宫,夏宫里美女云集,整日演奏悦耳的音乐,裸女跳优美的舞蹈。


太子在众多美女的献媚挑逗下盘腿而坐。此时的太子看到的只有美丽的妻子,绿水青山耳闻鸟语花香,纯净的身心已化入自然天地之中,静心定力,不为眼前声色所动。



游观农务 起慈悲心


图片


净饭王知太子一心修道,为不使他离宫出家,聘请修道沙门来宫中陪伴太子,希望沙门修道人能解除他的困惑与痛苦,唤起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沙门推荐了好友毗奢密多罗隐主,并和太子一起远道寻师,在寻师途中看见在烈日炎炎下赤裸上身的农民正辛勤耕作,见地耕转,虫随土出被鸟鸦鸟雀所喙食。太子见此慈悲之心油然而生,哀叹世间有如此之苦,无趣的生生死死,轮转无际,沉没于生死苦海而不觉,正是痛苦难喻。


经长途跋涉来到隐士居住的山洞,拜见隐士看到石屋中的灵物——巨蟒,太子感到心境纯静,明亮。对隐士说:“这里阳光普照。”老人感叹道:“知音难遇。”同意往宫中做太子的老师。



国师相劝 先知预言


图片


国师毗奢密多罗住于宫中,常用梧桐果饲养描头鹰,说吃了这果子猫头鹰便会象黄莺一样歌唱。净饭王大惑不解。


国师说“国王既知天性不可改,为何要执意改变太子的天性呢?太子立志探索人生真理,实为天性,望陛下成全太子普渡众生的宏愿。“一日,来了一位国师的好友阿私陀先知,为太子面相,断言太子不出家必成转轮圣王,若出家定能大彻大悟成佛普渡极苦众生。



夜半逾城 离亲出家


图片


悉达多太子于二月初八的夜晚,端坐思维过去诸佛,旨发四种大愿:为救拔三界受缚苦恼众生;为众生破诸暗惑除其重障,成就如是方便智门;为众生说正法,令其悟解;为众生说正法,令得解缚。


因而太子命车夫备马,怀着焦虑、慈爱的心情告别熟睡的妻子,离亲出家。


此时,净居天诸神让那些军士侍女全都昏睡,四大天王以手相捧,承接马足升空而去,梵王帝释趋前引路,到达古时跋伽仙人的苦行林中,与林中猎人易服而住,从此太子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修行生活。



诘问林仙 寻修行道


图片


悉达多为修行寻师,走向苦行林,见古松下盘腿苦修的老人骨瘦如柴,榕树上有绑腿倒挂的年轻人,还有身披草衣吃着污泥的修炼者,一男子在烈火中任火吞烧并将孩子也推进火中寻求永生。


悉达多心中悲凉,感慨苦行对生命的摧残,听到死神的狞笑,却听不到真理的声音;看到愚昧与残忍,却看不到智慧与慈爱。悉达多问其原由,仙人答:为欲生天。悉达多说:诸天虽乐,福尽则坠轮回六道,终为苦聚,我今学道,为断苦本。


悉达多与诸仙理论,直到傍晚,有一仙人善知相法与众人说:仁者诸相具足,必当得于一切种智,为天人师,北面有一位阿罗迦兰大仙,仁者可往。于是悉达多北行寻道。



劝请回宫 留下五人


图片


悉达多太子出走后,亲人心中悲痛不已,唯有堂弟暗自高兴,他召集亲信,妄图暗害太子。


净饭王派太子的老师和大臣至苦行林中寻找太子,悉达多看了父王的信后说:“我已发大愿,为普天下人皆离生老病死苦,为悟真谛,超脱生死,拯救众生,我只能为大众的疾苦,弃小家的恩情。日月可落地,高山可成海,我修行的心永劫不变。”


太子老师想:今者空归,云何奉答?遂留下智慧聪明、心意柔软、禀性忠厚耿直的憍陈如等五人守护侍奉,太子老师及大臣辞别悉达多,悲泣而回。



六年苦行 牧女献糜


图片


悉达多度过六年苦行生活,独自在树下净心守戒,不卧不起,任凭风吹雨打,直到最后不饮不食,骨瘦如柴。


六年中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生死的思考,发现肉体受难,不能解脱人生的烦恼,原因是心地不净。悉达多心里想道:我今于伽阇山中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身形消瘦,有若枯木,我若以此羸弱之身而取道,外道就会错认为饥饿是涅槃之因,我应当受食,然后救度众生。想到这里,悉达多就离开苦行林,思考新的修行法。


他来到尼连禅河旁洗净身体,席地而坐。这时净居天示意牧女供养悉达多,牧女即取乳糜以奉献,但乔陈如等五位同修误以为悉达多退失了道心,便离他而去,自行修道。



菩提树下 成等正觉


图片


悉达多放弃苦行生活,来到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下,坐在一块半坦的金刚石上净居。天子为他在石上铺了用吉祥草做的垫子。悉达多在树下静坐七日,凝神定思。


此时,悉达多因修行正觉惊动了魔王,为阻碍悉达多成道,魔王亲自带领三个女儿及魔兵魔将把悉达多包围起来,先以权力相诱,又以美女挑逗,复以武力威胁,悉达多自始至终怡然静坐,毫不动摇。经受了权欲、情欲、贪欲等的考验,至第七日即十二月初八日,悉达多所作已经成就,智慧已经明了。


明星出时,悉达多豁然大悟,叹曰:奇哉!奇哉!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悉达多终因了悟一切法缘起空无自性之理,战胜了魔王,成等正觉。



妙转法轮 始具三宝


图片


世尊登道后,往波罗奈国至鹿野苑桥陈如等五人的住处。五人正在争论,世尊观察五人根性,能接受道法,于时世尊对他们说了八苦四谛,十二因缘,又开示了五蕴无常。


这时,五比丘闻后漏尽意解,成阿罗汉果,地神唱言,如来今日,于此转法轮,辗转唱声至三十三天。世尊于鹿野苑初转法轮,自此,世间始佛法僧三宝俱足。



追杀千人 佛化无恼


图片


舍卫国有一位辅相之子,名曰无恼,曾就学于婆罗门。他的老师说只要七日之中斩千人首,而取每人一指用来装饰,必定往生梵天。无恼接受教敕,见人便杀,人称鸯掘魔罗。


到第七天早上,只少一根手指,实在无人可杀,远远看见自己的母亲,就想将母亲杀害。此时佛陀化作沙门,就在无恼近处行走,无恼看见之后,弃母追赶,后经佛陀点化,心意开悟,皈依佛陀,出家为僧。



三昧定境 降伏火龙


图片


佛陀带领弟子来到伽耶山,旧地重游,又看到当年的菩提树和金刚石,还有尼连禅河边的少女。世尊想着优楼频螺迦叶有广大的名声,我应去教授正法。


日暮时佛陀到达迦叶那边,借住在石室中,结跏趺坐,进入三昧定境。石室中有毒龙,全身放出烟雾,世尊就进入火光三味,也释放出烟雾。毒龙大怒,身中出火,佛亦出火,二火俱炽,焚烧石室。迦叶夜起,看见石室燃烧,惊怖叹惜,命弟子以水浇之,火不能灭,反而更为炽盛。这时,世尊以神通力制伏雪龙,授三皈依,置于钵中,因为内心清净,终不会被外灾所侵害。


于是,迦叶和两个弟弟及一千弟子都皈依佛陀。迦叶有大威德,故名大迦叶,乃至佛涅槃后,迦叶依然主持弘法度生之事。



为众说法 建造精舍


图片


佛陀带领弟子来到灵鸶山王舍城频婆娑罗王的住处,为众人说法。


国王频婆娑罗喜出望外,前去聆听教诲。国王听完佛法,大臣和人民便获得法眼清净。这时国王发心慈悲,弃离贪欲,为佛陀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精舍,名为“竹林精舍”,这是佛陀证道后传法布道的第一座精舍。


从此,佛陀带领千余弟子开始在此常年修行布道。



竹林精舍 广收徒众


图片


王舍城中有两位婆罗门,聪明智慧,一名舍利弗,一名目犍连,各有一百弟子。两人听闻佛陀所说妙法后均得法眼净,即带领二百弟子前往竹林精舍,出家为沙门。


当时,世尊与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在摩竭提国广度众生。佛陀在竹林精舍修行布道,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


佛陀说:众生男女一律平等,均有佛性。孤女陀罗尼达、荡女弗丽均在佛陀的教化下,痛改前非,改恶从善,迷途知返。佛陀慈悲度生之德、超世的学问,令闻者叹服,一些智者带领门下弟子纷纷皈依佛门。



月下说法 布金祗园


图片


舍卫国有位大臣名须达,富有而乐善好施,故而得名“给孤独”,百闻佛陀在王舍城传法布道的消息后借着月光策马奔向竹林精舍,世尊在月光下为他说法。


须达闻法心生大欢喜,成就须陀洹果,长者从此皈依佛门并请佛陀去舍卫城说法度化国民。为使佛陀说法有宽敞庄严的道场,以黄金布满祗陀园,建成另一幢精舍讲堂,国王遣使请佛及僧。尔时世尊放光动地至舍卫国为说妙法,各得道迹。



请佛还国 度化父母


图片


净饭王闻太子得道成佛,派优陀夷去请世尊还国。优陀夷诣佛所,具述王意后,愿为沙门得阿罗汉果,世尊思维,应回国去度化父母,全团上下喜气洋洋,准备迎接佛陀。


堂弟再起杀心,召集死党在路边埋伏一群凶猛的独角兽行刺,在忙乱中险此自己遭殃,王派群臣、富民奉迎如来,世尊身着袈裟于托钵盂,端庄慈祥。


净饭王很是激动,俯首向佛陀施礼,大臣百官也稽首作礼拜,见佛及诸沙门,王即敇国内豪族,选五百入度为沙门侍佛左右。



亲为法眷 罗睺出家


图片


世尊回宫拜见姨母,重见耶输陀苏。带回的不是世俗温情,而是慈悲济世的佛法和久旱后的雨露。月光中藏经楼传出诵经声,耶输陀罗带着罗睺罗来稽首佛足。罗睺罗当初出生时,诸释种眷属皆有疑心,太子离开宫中数年,何从怀孕生罗睺罗?


世尊为释众疑,对父王及诸群臣说“耶输陀罗守节贞洁无有瑕疵。”即取证与众,以释疑并曰:“此吾之子,缘吾化生。”是时,为其说法,深明宇宙人生苦空无常之理,耶输陀罗及罗睺罗闻法后,亦随佛出家。



佛陀点化 难陀出游


图片


佛陀在王宫布道说法,感动了众多王公贵族,唯独难陀无动于衷,终日沉湎享乐之中。佛陀为度化难陀,将难陀带到仞利天上游遍天宫,仙女们体态轻盈翩翩起舞。


难陀想立即住在天宫;佛陀又带他来到地狱,满目是刀山剑桥、火炕、冰窖、油锅、鬼怪以及烧开镬汤等待难陀坠入地狱煎炸。


难陀心中恐怖,求佛陀带回精舍,一心一意、悟道修行。佛即为他说法证得阿罗汉果。



楞严大定 救度阿难


图片


世尊的弟子阿难,被摩登伽女用幻术摄住,即将毁坏戒体。世尊顶放百道光明,光中千叶宝莲,有佛化身,坐宣大佛顶楞严神咒,并敕文殊师利往彼救护,在佛陀的指引下双双迷途知返。


阿难归来佛所,摩登伽女为表明决心,于世尊前发大愿灭恩爱之情,矢志皈依佛门。



殡送父王 报养育恩


图片


世尊在灵鹫山上,天耳远远听见父王病卧呻吟之声,命欲将终,渴望见到诸子。佛与难陀、阿难、罗睺罗等即以神足,须臾之间来到王宫,净饭王见到儿子痛苦立即消除,并希望佛能度化他出离苦海。


于是,世尊为说妙法,净饭王闻法生善,安祥地辞别了现世,尔时世尊念及未来人民性情凶暴,不报父母养育之恩。因此,为未来众生设置礼法,世尊躬身手拿香炉在棺前行走。


佛见大家悲哭不止就为众人说世间无常、苦、空、无我等法,劝勉众人要永离生死出离六道轮回之苦。



阴谋陷害 假孕谤佛


图片


世尊初成道未久,六师外道兴盛,时有旃遮摩那耆女,是阿阇罗翅舍钦婆罗弟子,受邪师教唆,每天来佛所以草作腹,日渐令大;后以木盂系腹,如临产妇女,声称与佛有染。


此时邪师带着诸弟子以及此女,来兴师问罪,正遇佛在说法。邪师则严厉责问和毁谤世尊,话音刚落,帝释化作黄鼠,在此女裙内咬断绑盂绳索,使木盂落地。众人皆见,阴谋不攻自破,后此女醒悟皈依佛门。



密谋害佛 慈悲度化


图片


佛在王舍城时,提婆达多常怀恶意,欲加害世尊。他雇用五百名善于射箭的婆罗门到世尊的住所,拉弓射佛,但所射的箭皆变成五彩缤纷的鲜花。


五百婆罗门看见如此神变极其恐惧,于是丢舍弓箭,礼佛忏悔。佛即为他们说法,五百婆罗门闻后心开意解,即得须陀洹道,一致要求出家,成为沙门后,佛再为他们说法均得阿罗汉道。


堂弟怒火中烧,推下巨石想砸死佛陀,佛陀镇定自若,巨石缓慢滚落到洞边,世尊安然无恙。



释种酬债 因果报应


图片


琉璃太子八岁时来到摩诃那摩国,正值新起讲堂,庄严请佛。琉璃私坐师子之座被释种之人推倒在地,并骂其是婢生之物。时琉璃怀恨在心,长大后率兵前往灭杀释种。


几经交战,释种童子奢摩大败琉璃,释种因其杀生,让他离开国家,恐其再多杀戮,于是打开城门,琉璃趁机大肆砍杀。


此时,佛告诸比丘:祗陀与释种旨主天上,琉璃七日后当灭。果然,第七日,忽然风雨大作,琉璃及兵众遇雷震水漂,命堕阿鼻地狱。



临终遗教 双林入灭


图片


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前后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悯众生覆盖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皈依,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


佛陀四十五年间说法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从第四禅定起,乃入灭。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居即以转轮圣王之荼毗,式移置金棺诸力土族人奉金棺至荼毗所。


七日后,积大栴檀投香烛欲焚之,而火不燃,阿尼楼驮言:是待迦叶之至。时迦叶与五百第子在耆阇崛山知如来涅槃欲拜如来最后身。更经七日诣如来毗所,如来自金棺中出双足使见之,诸力土族人投七宝火炬,亦悉不燃、如来以大悲力,火光三昧由自心胸中火踊出棺外,渐渐荼毗经七日,旨悉焚尽。诸王分取舍利各起塔供养之。


图片
佛顶骨舍利


今天是3月23日(农历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两千多年前的今天,世尊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示寂。涅槃梵语音译,意为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逢此殊胜日请尽力行善,吃素放生、持咒诵经等。祈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世界无有灾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公众平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狗狗哭泣守护在一只死河狸旁,原因却让人感动落泪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九集 微妙之坛城
· 烦恼是什么
· 传喜法师:越来越惭愧,证明你修行进步了
· 《石头与空空》之一《蜘蛛扰人》
· 微信公众平台
· 你把财色关过了 学佛才算真入门!
· 传喜法师:“文以载道”,品读唐诗如对圣贤‖“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星云大师谈:管时、管地、管人的艺术
· 传喜法师:学佛要专门学“生命无常”这一课
· 传喜法师:学习佛教英语 熏习佛法打开另一扇门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八)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七)
· 一部找了很久很久的短片《turning point》,来自天使的爱,看哭了!
· 佛陀最笨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 佛陀出家日 让我们一起点亮心灯
· 传喜法师:二月初八,佛陀为何出家?‖真理随处显现,解读“魔术”里的智慧
· 阿胶!补你一滴血,剥它一张皮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六)
· 传喜法师:菩提花开!‖一个生命要不断升华,直至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