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追求快乐的方法!

2016-03-07 06:26:00 发布: 人气:4
导读  怎样才能求得快乐?给予别人快乐,才是自己得到快乐的方法。欲知想得到自己的快乐,那是苦的因;只有给予别人快乐,才是自己快乐的因。中国有个词汇叫“舍得”,“舍”放在前面,你要想“得”,就必须先要“舍”。


图片


      佛法好在哪里呢?佛法就是认清了轮回的道路,然后还能够给予我们超脱轮回的方法,这是其它宗教所没有的。一切生命都追求快乐,这是生命的本能,但是不知道追求快乐的方法。


       我们在三皈依时,早晚课的诵本里面就讲“佛未御宇”,就是佛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众生求升反堕。因为一切众生都是追求快乐的,这是所有生命的本能,但是由于不知道方法,结果求升反堕。越自私,越想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利益,这反而是恶的根本。造了恶还会不会得到快乐?不可能的,这就叫“求升反堕”。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弥勒菩萨讲过“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这“退后原来是向前”,佛教就叫辩证唯物主义。怎样才能求得快乐?给予别人快乐,才是自己得到快乐的方法。欲知想得到自己的快乐,那是苦的因;只有给予别人快乐,才是自己快乐的因。中国有个词汇叫“舍得”,“舍”放在前面,你要想“得”,就必须先要“舍”。


       在轮回路上,这就叫“正报依报”,果报嘛!我们人的身体跟苍蝇、蚊子相比优越很多,这其实是人的自我感觉。如果你仔细观察,苍蝇可是很快乐的,前爪搓搓洗脸,洗完脸洗翅膀,翅膀抖抖飞起来,哪里臭就向哪里飞,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蟑螂能入水,能飞天,你说人比它好,它不承认,“我怎么输给人呢?人就二个腿,我有六个腿,我的配备比人好”。


       佛菩萨看我们人真苦啊!那你要想追求快乐,你是不是把苦要放下一点点。苦怎么放下来,在“舍”中去修,当你有“舍”的时候,你的心量是不是开阔了?你的心量开阔了,那个小我是不是放下了?小我很大的时候,你会很吝啬啊,一分钱看得像一百万一样。


       所以当你把小我放下的时候,你的佛性会开始回归,真正的福德开始回来了。我执越重,越吝啬,这小我越是紧,佛光就越没有,尽是业果,怎不苦呢?因此只有小我放下一分,佛光就有可能照进一分。中华文化早在千年之前就教育我们要舍得去掉自己的吝啬悭贪,培育自己的宽宏、慈悲,这样才会真正做到我们中国人说的“量大福大”。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辉映,共同创造人类文明与社会文明。


图片

we take refuge in the Triple Gem.(我们皈依三宝)




声明:本文章、配图由佛教慧日平台编辑欢迎转载,随喜功德! 转载敬请标明作者及来源,感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母牛在一堆牛肉中边找边哭,是哀悼还是恐惧?哭声让人心碎
· 弘一大师谈做人十大要诀
· 传喜法师:好人是脚踏实做出来的
· 如果没有监控,我们永远看不到这一幕!
·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 原来菩萨真的已经事先安排好
· 不要觉得与佛有距离 每个人都能顿悟成佛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六集 十六罗汉与四大菩萨
· 李连杰首次接受采访,呼吁大家学习佛法!传播正能量!
· 传喜法师:学佛要在心地上用功
· 传喜法师: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素食的小李子,其实人家一直在做一件比拿小金人更重要的事!| 低碳承诺
· 不要认假不认真!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五集 罗睺罗尊者
· 温州百岁老人不摆寿宴,发动151名子孙后代捐款37万造桥!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四集 难陀出家
· 韦驮菩萨善巧教化妙高禅师的故事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三集 与会圣众
· 传喜法师:保持正觉,如沐春雨‖法水就整个地融在你的生命里,你的善根就会发芽
· 原来,心善比风水更厉害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二集 佛度三迦叶与千二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