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觉得与佛有距离 每个人都能顿悟成佛

2016-03-05 08:05: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净慧长老


禅是讲究顿悟的,所谓顿悟成佛。什么叫顿悟呢?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切的一切,一步到位,那就是顿悟;什么是渐悟呢?那就是一步一步地来。顿悟好比坐飞机,渐悟好比骑自行车,其速度一比就知道了。我们以乘飞机作为顿悟的象征,但我们不能老坐在飞机上,还要下飞机,我们顿悟了以后还要深入实际,一点一点地来清理自己心地上的尘垢,所以顿悟还要渐修。


大家不要以为顿悟成佛是不可能的,既然佛祖开创了顿悟法门,那就说明顿悟这件事情是有可能的。从古到今,也有许多的大修行人,都是由顿悟一超直入,达到了佛的境界、佛的知见。要想顿悟,首先就不要有我与佛有距离的想法。


顿悟的意思,即是一步到位,到什么位呢,从凡夫、从众生一步就达到佛的境界,那就叫一步到位。说一步到位,实际上已经慢了。六祖讲:一念迷,佛是众生;一念悟,众生是佛。顿悟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不是一步,一步比一念还要慢多了。这一念成佛,可不是一件小事,从我们自身主观来讲,首先就要把自己与佛的那种距离感,从根本上消除掉,只有消除了这种距离感,一步到位才有可能。


一步到位,就是一种见地上的超越,并不等于我们的无明烦恼就当下清净了。有了见地上的超越,然后再来以佛的知见、佛的要求,来断除烦恼、转化烦恼。以佛的知见来转化烦恼,速度比起我们平常那种自卑自弃的心态,自然不同。我们一旦获得了佛的知见,一旦觉得自身进入了佛的境界,一切不圆满的习性,一切与佛的要求有距离的自卑感、下劣感就自自然然地消除了。对于所有的功德、福慧、善事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不会有懒惰的心理,那就是保任的功夫。


图片

净慧长老


所谓保任,就是保护自己所获得的修行上的那种轻安明净、智慧朗照。所谓任,就是一切纯任自然,正确面对,毫不勉强。在自然大化中,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所以说,第一步的功夫,做到了一步到位,但也不要狂妄自大,虽然意识到自己就是佛了,但是在平常还是要虚心,要看清楚自己身上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和习气,只是知见上与佛平等了,在修为上与佛还有天壤之别。


我们能够有此知见,在学佛的路上会走得快一些。时时具足佛的要求,就不会用普通人的要求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处处知道随顺因缘,处处知道成就善法,处处知道以菩提心面对一切人、一切事,以大悲心面对一切的苦难。


自身等同佛身,自心等同佛心。佛有神通,我们还没有神通怎么办呢?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多余的,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才障碍了你神通妙用的发挥。人人都有神通,人人都可以显神通。如果没有神通的话,那些妄想从哪里来呢?在打妄想的时候,一个念头就十万八千里,一个念头就五湖四海,一个念头金银财宝就来了。这些念头,停止下来想一想,其实都是妄想。就是这些妄想,使我们本有的神通妙用发挥不出来,一旦把妄想变成智慧了,那就能显示真正的神通。


真正的神通又是什么呢?其实也是如梦幻泡影,因为神通毕竟不是一种普通的行为,只能偶尔地示现一下。诸佛菩萨也是生活在大地上,不会整天腾云驾雾,满世界地飞,菩萨也要脚踏实地做事情。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八十年,也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所以,学佛不要想求神通,学佛最重要的是求开悟、求顿悟。悟了,这一念心即同佛心,压在心头的重担,当下就冰消瓦解,那是多么自在、多么轻松的事情。所以,学佛参禅,就要以开悟作为一个根本目标。


我们在此参加禅七法会,根本的目标也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能顿悟成佛,一步到位,不要总是觉得自己与佛有距离。佛与众生不隔一分毫,只是有迷悟的分别,只要我们一念觉悟,当下就是佛。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来源:大公佛教公众号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李连杰首次接受采访,呼吁大家学习佛法!传播正能量!
· 传喜法师:学佛要在心地上用功
· 传喜法师: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素食的小李子,其实人家一直在做一件比拿小金人更重要的事!| 低碳承诺
· 不要认假不认真!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五集 罗睺罗尊者
· 温州百岁老人不摆寿宴,发动151名子孙后代捐款37万造桥!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四集 难陀出家
· 韦驮菩萨善巧教化妙高禅师的故事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三集 与会圣众
· 传喜法师:保持正觉,如沐春雨‖法水就整个地融在你的生命里,你的善根就会发芽
· 原来,心善比风水更厉害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二集 佛度三迦叶与千二百徒
· 2016年宁波慧日禅寺佛教英语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一集 佛度耶舍 父供鹿野苑
· 传喜法师:佛法这么好,应该从哪个法门入手?
· 身为佛弟子不得不看的视频《敬香》
· 我修的道德不能抢去
· 传喜法师:体悟天地大道,超越低级的生死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集 人天福田 诸大比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