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历三千多年前的一个午夜,悉达多太子来到妻儿的卧室,他凝视着熟睡中的耶输陀罗和儿子罗侯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后,毅然离开了父亲为他修建的豪华宫殿。
他来到马厩,唤醒了马夫车匿,让他牵出一匹名叫犍陡的白色骏马,太子跨上
马背,由车匿伴随,在整个皇宫里的人都还在梦乡之时,太子跃马出了京城的北门,在白茫茫的月色中,朝山林奔驰而去。
拂晓时分,悉达多太子来到了离京城百多里路的阿拨弥河边罗摩村山林中,他拔剑斩断了自己的头发,扮成出家人的模样,然后命车匿回王宫去告诉父亲净饭王说自己已出家修行。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先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的修行者有的披着草衣,有的身着树皮,或躺在泥土里,或卧在荆棘上,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悉达多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了。
悉达多的父亲净饭王听到儿子出家的消息,十分悲伤,在派人劝说无效后,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5人伴随他。
悉达多带着5个随从渡过恒河,到了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会见了他,并请他应允,如果得道,请先来度我频婆娑罗。尔后,悉达多寻访隐栖在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跟他们学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便离开了他们。
悉达多带领五个随从又来到尼连禅河边的加阁山苦行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一起实行极端刻苦的修行。悉达多为了寻求解脱,他静坐思维,身不着衣,不避风雨,每日仅食一麦或一麻,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极度消瘦,直到已经通达当时诸修行者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时,仍没有找到真正的解脱方法。
这时恒河中有一艘船经过,船上的琴师对弟子说:“琴弦太紧则弦易断,太松则弹不成调,唯有不紧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悉达多太子听了这话幡然醒悟:修行亦是如此啊!过份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于是他决定结束苦行。
悉达多结束苦行后,先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他身上6年的积垢,随后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体力。随从他的5个人见他这样做,都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去继续他们的苦行。 悉达多太子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 拾了一些草,铺了一个座位,面向东方,跏趺而坐,发下誓愿:“我若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宁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魔王害怕悉达多太子真正觉悟,就派了三名魔女(这三个魔女是:爱欲、乐欲和贪欲)来殷勤献媚,诱惑太子。但太子对魔女的挑逗视而不见,毫不动心。
魔王见魔女引诱没有成功,就带领众魔众亲自来到悉达多太子座前威胁说:“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悉达多太子对魔王的威胁就如同没有听见一样,魔王又命众鬼刀箭齐发,杀向太子。但魔鬼的刀箭挨近太子的身体时,全都变成了花朵。因为此时的太子贪嗔痴三毒已经全消,魔王无法伤到太子,只能散去。
在经历了49日的冥想后,终于在腊月初八日(中国农历)的凌晨,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成了大智慧的佛陀。
佛教为了纪念佛陀修行成佛之前所受的苦难,便将每年的腊月初八订为“佛陀成道纪念日”,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也因为佛陀是在腊月初八日成道,所以也叫“腊八节”。
腊八粥也叫“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慧日寺也会在每年的腊八节来临之际,将祝福与加持煮进连夜熬煮好的腊八粥内,走上街头、乡间举行施粥活动来广结善缘,令食者皆增福增慧,消灾免难。
宁波的居士菩萨们为了让大家在腊八节一早能够喝上香喷喷的腊八粥,通宵熬粥忙碌至凌晨,一早又跟随送粥的队伍,把粥送到每一位有缘人手中。作为熬粥、施粥的主力军,他们将佛陀的大爱和慈悲薪火相传,一年又一年从无间断。这份无我奉献的坚持是如此的难能可贵!从他们充满法喜的神情中,我们也感受到了,给予和付出原来是如此快乐!随喜每一位默默奉献的菩萨!在这寒冷的冬日给大家送上这贴人肺腑的温暖!
附:慧日寺一年一度的施粥活动掠影
早起的,除了启明星,还有我们...
夜尚寂静,不知梦里的人们有无闻到这伽蓝地熬出的粥香......
晨光熹微,腊八粥已依次盛入碗中,等待有缘人取用。
人来人往 粥来粥往
宁波菩萨们经过一夜的辛苦,熬制出喷香、温暖的腊八粥
亲手奉上蕴蔵着慈悲和大爱的暖粥
要把这暖暖的粥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
爱和喜悦 施与受都是那么欢喜
那一抹僧衣 是街头最亮丽的风景
警察叔叔也来帮忙啦
一碗碗 一杯杯 施无尽......
所谓布施者 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