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澜是苦海,源是彼岸,观澜知源;文化之源,不离人心,识心达本;观澜是缘起,知源是性空。观澜知源,见相不生心,见相不住相,挖掘被阻断的文化之源,重拾儒释道的文化精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什么意思?学要不要有对象?学生如果跟着老师,跟着懂“道”的老师,天天学着“道”,这是很快乐的事情! 开始不讲“道”是什么,而是说如果这个学生,跟着有“道”的人学习“道”,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字,从仓颉造字来分析,是两个“月”,从道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两个“月”是不一样的。
从中庸上来说,第一个“月”是指天命,是真理的本体;第二个“月”是对真理的学习,或者说,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但客观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是“道”,第二个“月”是对“道”的探索,是接近真理的人。
所以,这两个“月”在一起,就是指追求道德的人在一起,有追求道德的人自远方来见面,这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事啊!我们佛教讲“道友第一亲”,不是指普通的狐朋狗友,这个“朋”特指修道的人。就是说,跟着有道的人,学习“道”的学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有从别处来了追求“道”的人,道友相逢,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