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湘南雨 浓浓便江情——2015年12月7日传喜法师于永兴安陵书院进行传统文化讲座及接受记者采访

2015-12-09 14:37:00 发布: 人气:7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中国的宋朝重文轻武,书院得以蓬勃发展,讲堂游历之风兴盛,安陵书院得以始建。因许多名流如朱熹、范成大、韩愈、左宗棠曾讲学于此,因此在湘南颇负盛名,世赋“北有岳麓,南有安陵”之称。新修的安陵书院以古典园林为基调,山水与人文相结合,据地七十余亩,青瓦白墙,设计别致,风格古朴。
图片图片

  2015年12月7日,湘南雨潇潇,淅淅沥沥时停时下,敲打着安陵书院内的芭蕉,时光仿佛回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代。受郴州永兴县宗教局领导之邀,传喜法师于安陵书院进行传统文化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图片图片

  传喜法师在讲座上说到,毛泽东主席在长沙视察工作时,曾问地方领导,郴州的三绝碑在何处,领导们从苏仙岭的荒草丛中幸而寻到了此碑。碑上刻着秦少游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是“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直下潇湘去”,少游的才华被东坡赏识,因此由苏东坡题跋,米芾书写成书,形成郴州的三绝碑。苏东坡沉迷于这句词的意境,认为一万个人的才华加起来,也抵不过秦少游的这一句词。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知和体验,就会明白此中之真义,也会成为万人之上的人。今天的相聚,也因为这一话题而成为一场精神的盛筵。

图片

  中华文明是地球文明与宇宙文明融合的文明,我们生命成长的目的就是融入宇宙文明之中。人要往高处走,即便高处不胜寒。曾经爱因斯坦与卓别林有一次见面,爱因斯坦赞叹卓别林的电影能被全世界广泛接受而流行于世。但是卓别林特别赞叹爱因斯坦,说全世界不知道的,爱因斯坦却知道。在我们这个以竞争为主的社会里,通达真理的人,虽然很稀少,但他们就像是生命的灯塔,暗夜的明灯,是人类整体文化高度的坐标。所以我们应该尊师重道,因为真理一旦被世人所否认,有朝一日真有可能会“永世不得翻身”。比如我们佛门禅师的话头,“吃茶去、吃茶去”,还有“庭前柏子树”等等,我们如何能够理解呢,真理如同万仞绝壁,毫无攀援之处,鲜少有人理解。

图片

  郴州的郴字,解释了郴州仙佛辈出的原因。传喜法师深度解读郴字的含义,林与耳合在一起,蕴含了人天合一的观念。人和山合在一起构成“仙”字,林与耳合在一起,就指明了成仙的方法。这与佛教中观音菩萨修行的方法“紫竹林中观自在”是相通的,这样来解释郴字,就可以解读“郴江本自绕郴山”的含义。

图片图片

  无论古今,人心是类同的。六祖大师从员外处偶听《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但当他途经湖南到湖北黄梅亲近五祖大师,作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偈子,五祖看到之后却上前擦掉,称当时的六祖还没有见性。孔子拜见老子后,老子称孔子只得古人脚印,却不明脚在何处?孔子反复参究思悟之后,再次拜见老子,甚至逾矩在老子披头散发之时,对老子说道,“哥哥看见妈妈生了弟弟,就哭了”。老子听了孔子所说的话,说孔子终于明道了。这两则案例说明,明道,即是明心,其实就是明白人心世事了。不明白人心的人怎么明道呢?同样,禅宗的智通禅师开悟后说“原来尼姑是女的”。我们如果悟道了,也能明白“郴江本自绕郴山”词中的意境。如果领悟了这种意境,人是不可能会做坏事的,不仅不会做坏事,甚至还能杀身以取义成仁。

图片图片

  曾国藩精通儒家学问,他的家书日记里有很多修身养性的内容。对内修心性,对外历炼人事。有心性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做事,有本有事,才叫做有本事。能够于人生历经坎坷磨难,面对许多不可测的经历,因此,连毛泽东也自惭,认为自己不如曾国藩有本事。
图片
  对于当前盛行的拜金主义,传喜法师与大众交流富贵的定义。法师言,富而能舍方为贵,富贵与否与拥有多少钱财没有关系。孔子游历卫国,欲与国君探讨安贫乐道之法,但卫国国君更加关心孔子能带来多少利益,孔子说,王不可言利,王言利则臣言利,臣言利则民言利,如此则国将不国。永明延寿大师曾说:“心若迷失,物何以救”。心的方向若错了,则因果相应,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我们要留意自己的心,以此来修因克果,成为自己的命运的主人,和精神上的贵族。

图片
  如果说古代一万个人不明白的道理,那么现代一千万人也不会明白。因为这个时代面临的危机史无前例,围绕这个课题,针对三绝碑的千古之谜。传喜法师重作四句偈:“郴江本自绕郴山,紫竹林中观自在。为谁流下潇湘去,倒驾慈航度众生。”

图片
  讲座结束,传喜法师接受了媒体记者的提问。永兴电视台的记者问道,作为佛教文化重点县,永兴如何发挥宗教文化优势,并与传统文化结合,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
  法师回答,永兴历史上出了许多高僧,现在也有120多个寺院,这些寺院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我们要让理解尊师重道的内涵,让文化活起来,在血液里生长。文化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无形又无相的,但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要发扬传统文化的内涵,媒体本身也肩负重任。
图片
  《当代湘报》的记者问,永兴发展课题组正在调研,请法师从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和修行人三个角度,谈谈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
  传喜法师回答,国家主席在两会期间提出,综合实力最主要是文化软实力;三个自信,最根本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相对来讲,物质建设即使不提,大家也会很努力,因为人对物质的追求是本能的,但文化的自觉,是事关长治久安的,需要有人根据自身的特色,去提携和推动。细胞每分每秒在死亡,但是文化的精神长存,并一直庇佑子孙后代。郴州苏仙对母亲的孝顺,以及他悬壶济世的精神,长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支撑和滋养了我们的生命,有文化绵延的地方是不会消亡的。赵朴初老先生非常明白地阐述过佛教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兴盛。我们修行人主要就是要衷于经典,依教奉行,老老实实地依照闻、思、修这条道路实践佛法的智慧。
图片
  永兴生活网的记者问传喜法师,在中国传统的三教中,儒家注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道家则关注更高层次的生命和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佛家认为生活中行住坐卧处处都是修行。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理解?
  传喜法师回答,我们一看到自己的身体发肤,就应想到自己血脉相承的祖先,身体的基因是祖祖辈辈继承下来的,德国的家庭系统排列的理论从实践中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明白,不能愧对列祖列宗,而要光耀门庭,一荣俱荣,这种观念对于社会的安定有很大的好处。在家族的范围里,就能确保自己必须作好人,而不必上升到国家的法规约束。中国的宗祠制度,个人与家族的荣辱是与共的,也给了传统中国人强大的归属感和制约力,以及做好一个人的一道防线。几千年的长治久安,统治者所耗用的国家资源是不多的。下辖七省的直隶总督府,机构并不庞大,以小资源运作大国家,来自于人人有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而且都能自觉遵守。道家不拘泥于形体,佛家则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住在世间犹如处虚空,不执着我相、每时每刻地帮助他人,这是佛教智慧和慈悲的体现,是生命的最高状态。
图片
  安陵书院院长提问,佛教文化对中国书院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传喜法师赞叹并随喜安陵书院院长,挖掘文化资源,造福社会,长养人心。中国的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近代史上,曾国藩,左宗棠等历史名人,深受书院文化滋养,成为民族英雄和统治大臣。书院文化是厚重的宗教文化深入社会和民众的具体机构。从唐开始,兴盛于宋,从一开始就跟佛教有关系。出家人为了造福社会,专辟小院供人读书,后来演化成为书院,比如岳麓书院就是如此,是由僧学制发展演变而来。是佛家的宅心仁厚推广的处所,因为没有太多束缚,特别容易在民间推广,最后达到普通大众都能轻松学到祖先圣贤文化的目的。书院的社会职能是以普及圣贤文化为己任。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学校教育制度都是为了推广西方的价值观念。现在,中国传统的书院几乎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书院的领导应当重视,在这方面做做功课,利用现代学校教育,嫁接上古老的书院制度,复活并承担书院本身的职能。这个不应只限于研讨,更要像老黄牛一样去实践和耕耘。
图片
  有中学老师提问,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下,评价学校好坏是以分数为标准。作为中学老师,怎样解决对学生的压制,快乐地学习国学,影响孩子一生的为人处事。
  传喜法师答,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偏颇,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现在的统治者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甚至是飞机大炮的较量,这个是整个人类的问题。作为个人,很难跳脱于整个人类的整体之外,因此受苦的就是无辜的孩子。其实现代科学是从现象上去研究世界,而传统文化更加注重本质和原因,这些在经典里都有阐明。希望老师们自己能补上这一课,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正面的影响。

图片图片


文字编辑 何方 照片 妙馨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扎克伯格:我愿从佛教中学到更多
· 这么牛的父亲,养出了这么牛的儿子!!
· 为谁流下潇湘去——2015年12月5日传喜法师湖南郴州弘法行
· 传喜法师: 做人间的吉祥者!
· 悟公上人“永恒的慈悲”特辑② 传喜法师:“我的生命在哪里,祂就在我的生命最高处坐着!”
· 你的手机里有这张照片吗?看完泪奔
· 传喜法师:“放生救生”是佛心的展现,也是佛行的实践!
· 扎克伯格庆祝女儿出生 承诺捐450亿美元股票做慈善
· 要怎么做你才能变成命运的创造者?
· 悟公上人“永恒的慈悲”特辑① 传喜法师:“龙女成佛”是整部《法华经》的精华所在
· 界诠大和尚
· 传喜法师: 无上大道非常人可得!吕洞宾是怎样得道的?
· 传喜法师解读:科学探索“浩瀚宇宙里找不到生命迹象”? 佛教里能找到答案,乃至跟“光明母体”联网并合一
· 主人审问是谁偷吃了饼干,狗狗的反应亮了……
· 从哪里开看自己孩子的福报大小和未来的命运?
· 传喜法师: 别说“猪笨”! 每个生命都富有灵性
· 人人皆可成佛,可惜你“我”难自弃!
· 废墟中的天堂
· 传喜法师: 做人的良知!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份重礼
· 微视频:通往光明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