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
(原标题:宗教学者魏德东:三步可以帮助拓宽信众了解宗教常识的渠道)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宗教学者魏德东在《中国民族报》上刊文《稳步拓宽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谈到他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可以积极帮助推动此点。
魏德东提到,中国国主席习近平在去年举行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明确提出要“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他认为:“习主席的论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分析最近出现的一系列与宗教相关的极端事件,能发现其一个共同点是,施暴者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宗教常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网)
那么,如何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呢?魏德东认为,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有3个方面的工作可以积极推动。
首先,要拓宽爱国宗教人士传播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
比如,是否可以考虑组织多种宗教的教职人员,走出寺观教堂,深入街道、社区、村镇,为群众普及一些宗教知识,提高群众的宗教文化修养,增强抵御极端教派的能力。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内进行,宗教常识的普及可否走出宗教活动场所?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第二,要拓宽学校系统的宗教知识介绍。
魏德东谈到,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的核心,是不能把学校变成传播特定宗教的场所,但并非意味着教育与宗教知识、宗教文化的绝对隔绝。抽离了宗教元素,人类文化——从文史哲艺,到理工农医——都是极不完整的。“不仅如此,二战以后,很多国家还都特别注意发挥宗教知识中的道德因素,为提升大众的人文素质服务,并因此在学校开设多种宗教知识的课程。像英国的中小学甚至开设了佛教的系列课程。这种在国民教育系统开展宗教常识学习的做法,并不被看做是违背了政教分离原则,而是被理解为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应考虑增加有关‘中国宗教文化’、‘世界宗教常识’之类的课程,以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宗教人文素养。”
第三,要拓宽公共媒体对宗教常识的介绍。
魏德东说到,目前“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办有各种宗教的电视台、电台、网站、出版社、报刊社。大量的媒体,汗牛充栋的出版物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众的宗教人文素质,抵御极端教派对社会的侵蚀。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很多国家虽然都有极端教派,但人数一般较少,像经常提到的美国大卫·琼斯案,涉及人数不过几百人;奥姆真理教在日本不过几千人,全球据说也只有4万人。显然,大众传媒也应该稳步拓宽宗教常识的传播渠道。”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