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农历十月初五 恭迎禅宗达摩祖师圣诞

2015-11-16 12:18:00 发布: 人气:4

  2015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五是达摩祖师圣诞日。

  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菩提达摩,本为南天竺香至王三王子,出家证得佛法真谛后,于梁普通年中,泛海来东土弘授"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其后,禅宗在东土开花结果,发展为中国最大佛教宗派之一,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图片

  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

  达摩祖师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二祖慧可大师。


  历史流传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达摩东来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图片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初见梁武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主张自我解脱。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二人总是不投机。武帝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

图片

  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流传。以后,它便成为禅门众所周知的公案了。


  二祖慧可大师断臂求法

  相传达摩祖师就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静观。他整日整夜地面对石壁坐着,一言不发,连小鸟在肩上筑巢做窝都浑然不觉。故人们称他“壁观婆罗门”。

  至今,在少林寺的西北面,还有“达摩洞”,相传就曾是这位长着满脸卷曲络腮胡须的南天竺高僧入定的地方。达摩就这样默坐瞑想,长达九年。成语“面壁九年”(或作“九年面壁”)就出自此典。

  一天,一个和尚来参访他,这个人就是慧可大师,禅宗后来的二祖。慧可大师俗名姬光,洛阳人,少年时博览经籍,尤其善谈老庄。可是他每自遗憾地感叹说:孔子、老子的教化,只是建立人文礼教与世风学术的规范,《庄子》、《易经》的书,虽然高推玄奥,但仍然未能极尽宇宙人生的妙理。

图片

  他于是放弃世间的学问,出家为僧,更名神光。从此遍学大小乘的佛学教义,到了三十三岁时,回转香山,终日宴坐(相同于静坐)了八年。后来他听说达摩祖师佛法精湛,遂到少林寺求见,可是大师时常面壁端坐,并不加以教诲。神光于是便在寒冬大雪之际,彻夜立正侍候在达摩祖师身旁。直到天明,地下积雪已经过膝,神光侍立愈加恭敬。

  达摩祖师这时乃回头问他:“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你彻夜立在雪中,为求什么?

  神光痛哭流涕地说:惟愿大师慈悲,开示像甘露一样的法门,藉以广度众生。

  但达摩祖师却以训斥的口吻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请佛无上的妙道,要经历无数劫的精勤修持,经过许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德行的锻炼,那里就凭你这样的小德行、小智慧,以轻忽骄慢的心情,便欲求得真正的道果,恐怕你白用了心思啦!

  神光听了这番训斥,就当下取出利刀,自己砍断了左臂,送到大师的前面,表示自己求道的恳切和决心。于是达摩祖师认为他可以为担当大任的法器,又为他更改法名叫慧可。

  慧可问道:“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我与汝安心竟。”

  神光问:请佛心印的法门,可以说给我听吗?大师说:诸佛心法,并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注意,这句话是禅宗最重要的关键。)他听了又问道:我心不得安宁,请大师为我说安心法门。大师便说:你把心找出来,我便为你安心。

  神光听了这话,当时便怔住了,良久,方说:我找我的心在哪里,了不可得啊!大师又说:对啊!这便是你安心的法门啊!并且又教他修持的方法,要摒弃一切的外缘,做到内心没有喘息波动的程度。歇下此心犹如墙壁一样,截止内外出入往来的妄动,那么,便可由此而入道了,后来又吩咐他要以《楞伽经》来印证自己修悟的工夫与见地。

图片

  一苇渡江

  关于一苇渡江的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图片

  少林禅缘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

  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 达摩画像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摘自网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专访美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前世今生真的存在吗?
· 学诚法师: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受持《楞严经》不会被魔附
· 微视频:曹溪一滴 荫庇千年(上)
· 哈佛大学的惊人发现:小孩做不做家务对其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
· 唯有成佛才是真孝
· 为何示现八相成道?佛陀可以不“死”
· 星云大师忆赵朴初
· 一行禅师妙解:如何将内心的垃圾转化成花朵?
· 微视频:为法忘躯方成法器
· “药师佛”特辑③ 传喜法师揭秘:“琉璃光”能消灾延寿,我们如何链接“高级的生命程序”?
· 小狐狸被救7年后再见恩人 又亲又抱场面感人
· 2015 不丹王国 世界最大莲师像开光仪式 净土朝圣之旅 (十一)
· “药师佛圣诞”特辑② 传喜法师揭秘:“消灾延寿”是从“琉璃光”的能量上来的,是超科学!
· 看过这张感动全球的照片,你会顿悟!!其实,幸福可以如此简单...
· “灵魂附体”之说非佛菩萨之为
· 2015 不丹王国 世界最大莲师像开光仪式 净土朝圣之旅 (十)
· “药师佛圣诞”特辑① 传喜法师从科学角度解读: 为什么消灾免难、发财都求东方琉璃世界佛?
· 名伶唐美云:刀割我肉,我才醒悟
· 2015 不丹王国 世界最大莲师像开光仪式 净土朝圣之旅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