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统 文明核心

2015-10-01 10:39:00 发布: 人气:6

【儒释道统 文明核心】

  记者:您好,法师!社会上许多人认为,从孔子到孟子再到宋代之前的大儒,都有一套修身的方法。通过儒家这种心法的修持也可以达到佛家“明心见性”的境界。您对儒家修持的心法有没有参悟过,可不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

  传喜法师:儒家又称为叫道学,它有一整套治世的学问,从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都有一整套的理论。儒家在丰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借鉴了很多佛教的理论和方法。在修持上,儒家重在以人为中心。从,是很宏大的一个话题,我们用小比喻来说大话题。儒家就像北方人吃的面片一样,在吃言吃,讲究怎么把面片做好吃。道家也是以人为中心,他也重视在上做文章。人可以长寿,人可以升天,人可以成仙。他把人的美好理想拉长,就好像把面片拉成面条一样。佛教既不违背面片,也不违背面条。佛门有一句话: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儒释道大抵上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图片

  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儒家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在明明德,这个提法有些接近我们佛教中提到的自性,令大家能明白自己的自性而止于至善。我们常说人格,什么是人格?在《大学》中,这个格来自一句名言: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任何人,不管你在做什么,能够安于当下。安于当下(的规矩)就是相当于规矩,然后回光返照,领悟出你的方圆。这个方圆恰恰是指我们的心性。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领悟到方圆,行行都可以出状元,这是儒家思想中格物而致知的一种方法。至于致知,还是佛教在这个方面讲得更多更完美,特别是怎么开悟?怎么悟后起修?

  儒释道之间,虽然有有机的结合点却各有各的特色。佛教是出世的,但是,祂却以出世的智慧来完成世间的事业,在这个层面上,佛教又可以涵盖儒道两家。但是,你如果不学儒道,没有儒学或者道学的基础,也不会有今天我们中国的佛教现状。中国佛教为什么这么蓬勃兴盛,就是因为有深厚的儒家思想、道家修养的基础。儒家确实他有自身的一整套方法,但越来越多的人却不知道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道教也是这样,过去还有道法可传,现在道法也是越来越少了。这个方面,我们佛教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从教理和从方法上,都保存着丰富的知识,两千多年来没有中断这个传承。比喻说嵩山少林,大家都知道天下武学出自少林。但是,武学这个“武”对我们佛教来说,它是一种定,它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武不在武,而在定。又比如,佛门讲究在行住坐卧中修行,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内心和外形如何调整,佛教还有这方面的传承。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的命脉没有中断过。阿弥陀佛!


——摘自《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太可怕:看看名人邪淫的惨烈果报!
· 传统文化 心灵能量之源
· 亘古月 普尘寰——“月明天心”2015年慧日禅寺中秋音乐会圆满举行
· 戒为佛的身体
· 今日将现超级月亮+月全食的极罕见四大壮观祥瑞天象,行善修法,功德成万上亿倍增长!
· 佛教中国漫谈之十:承担起世界的精神就是大乘精神
· 与你的妄念共处
· 中秋将迎奇观:超级红月巧遇月全食
· 【温馨提示】:9月27日,月光菩萨圣诞(汉传,农历八月十五)
· 传喜法师中秋赏月特辑——美在月光里行
· 供水修法
· 震惊世界:科学证实,“我”只是人的幻觉!
· 山僧 | 首部4K禅宗纪录片
· 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 这就是迷信
· 佛教中国漫谈之九:一场戏就是一堂教育课
· 克期取证
· 中国第一鼓:云居暮鼓
· 佛教中国漫谈之八:出家人用生命来保护这杆旗
· 虔诚祈祷的力量
· 大师们具有魔力的笑容 总有一种吸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