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觉岸》第一集
农历十一月十一,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录片《觉岸》第一集《忆少年》,
讲述悟公上人在青少年时期,
学教修行的故事。
你会不会好奇,
民国时期的年轻僧人,
和现在的我们有什么不同?
没有手机、电脑和社交媒体,
他们会感到沉闷吗?
旧相片里,青涩脸庞上的坚毅目光,
又从何而来?
新式的僧才教育
20世纪三十年代,民国佛教在传统丛林教育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式的学院教育,大批僧才涌现而出。
1934年,十三岁的悟公上人在宁波永丰寺出家,法名惟茂,字悟道。
次年,他入学宁波观宗讲寺学戒堂,开始为期三年的学习时光。
在这里,他被住持和尚揪过耳朵,挂着佛珠练习过走路,听监学讲“修行如吃饭”的故事。
他国作乱,我国如何安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佛教界纷纷发起抗日救亡运动。
悟公上人加入僧伽救护队,冲进前线,抢救伤员。
看尽人间种种惨象,他试图在佛法中,寻找救亡图存之道——“他国作乱”之下,如何实现“我国安宁”?
彻证心性,我国安宁
1940年,悟公上人来到国清寺,依静权法师在天台宗佛学研究社学习。一住,就是十年。
经过长期刻苦修学,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就像一个国度。外面吵吵闹闹,我一心不乱念佛,这就是他国作乱,我国安宁。”
只要人人都能清净自心,自能天下太平。
在天台宗,大开圆解者,方能被称为法师。静权法师见他已然成器,任命他为国清寺辅讲法师。
此时,他才不到二十六岁。
天台山外,烽烟已灭,
一切都如人们期望的那样,
曙光正好,
佛教大有可为……
如果,
您曾和悟公上人有过接触、交流,
乃至一面之缘,
欢迎在评论区里,
写下这段宝贵的回忆!
看完第一集《忆少年》后,
您有什么感想,
或对悟公上人有什么想说的话?
也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哦。
第二集《浪淘沙》,我们不见不散!
点击图片观看纪录片《觉岸》第一集
时长 45:19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