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十,恭迎金粟如来圣诞
金粟如来,是过去佛,有关金粟如来的记载非常稀少,这尊佛的名号更少有人听闻,但若说起维摩诘居士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古来盛传维摩诘居士便是东方无垢妙喜世界的金粟如来的化身,释迦牟尼降生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一佛出世,千佛护持,金粟如来化身维摩诘居士,示现在家居士相,辅佐佛陀教化群生。
所以,后人就把维摩诘居士的诞生之日,作为金粟如来的圣诞纪念日。
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意思是洁净,没有染污的人。
祂是古印度毗舍离城的长者,家有妻妾,财富万贯,奴婢成群。虽身在尘世,但是精通大乘教义,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
祂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
维摩诘居士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儿子名善思童子,女儿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
当善思童子还在襁褓中时,即能与佛陀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佛陀曾至毗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声闻、菩萨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
所以,经中描述维摩诘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种不可思议的宿世妙缘,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
中国的维摩诘居士——庞蕴大士
《维摩诘所说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此经译本有多种,其中以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流通最广。这部经是最长的白话诗,共两万五千言;情节丰富,充满戏剧色彩,蕴含着无上智慧,历来为中国各界学人信徒所喜爱。
《维摩诘所说经》虽然经义深奥,但是辞藻简练优美,尤其运用对话和戏剧的表现手法,例如文殊问疾、天女散花等,故事人物鲜活,富于文学趣味。这部经共有三卷十四品,上卷介绍维摩诘居士运用种种方便法门,摄化不同阶层,让普罗大众都能了解佛法大意。中卷以维摩诘居士生病为缘起,文殊菩萨代佛陀前往探视,在一问一答间深入般若空义,论及如何观察众生现象、通达佛道、入不二法门等大乘修持心要。最后通过香积佛、阿閦佛国诸菩萨的示现,阐释大乘菩萨不住不离、随顺所缘的慈悲与智慧。
《维摩诘所说经》的“不二法门”思想,深深影响了禅宗的“不二”思想;即所谓的“动静不二,真妄不二”,维摩明一切法皆入“不二”门。
这部经对汉传佛教甚至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唯心净土”、“烦恼即菩提”、“芥子纳须弥”等论述,在禅宗、天台、华严各宗的法要中均有所体现,而大家常说的“不二法门”、“出淤泥而不染”、“直心是道场”、“香积天厨”等词汇也是出自此经。
古文殊寺壁画“维摩诘大士演教图---文殊菩萨问疾”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