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行品》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四。华严会上,智首菩萨以偈子的形式,问了文殊菩萨一百一十个问题,主题是菩萨如何修行才能得到最大利益。文殊菩萨以偈子的形式,共答了一百四十一愿。
这141个偈颂,讲述了菩萨一天所发的141个大愿,实实在在地帮助在家、出家菩萨在现实生活中修习佛法。梦参长老曾开示,每天早晨起来把净行品念一遍,这一天都在文殊菩萨的智慧当中。
让我们跟随菩萨的脚步,牢记这每一个大愿,和文殊师利菩萨一起,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得清净、圆满菩提心!
Manjusri Temple
日诵净行
著璎珞时,当愿众生:
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The Flower Adornment Sutra
Pure Conduct
When I wear a necklace of precious gems,
I vow that sentient beings .
Will renounce all false ornaments,
And reach the place of true reality.
【广释】璎珞,装饰在颈部以上的叫做璎;挂在身上叫做珞。实际上璎珞泛指所有的装饰品。在家菩萨戴装饰品的时候,如戴耳环、项链、戒指等等装饰品的时候,要能提起正念,愿一切众生都能警觉,这些装饰品是虚假的庄严。愿一切众生,以福慧为庄严,以悲智为璎珞,以直心为道场,以自性清净为真实处;成就戒定慧,是真实的庄严;升华自己的人格,提升内在的慈悲与智慧是“到真实处”。所以要能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
珠光宝气首饰戴得满身,这是一般人的装饰。佛子有另一种庄严,用佛法和戒律来严饰自己,证得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才是最好的严饰。
顺便说两句,有那么两句话,说“修福不修慧,香象挂璎珞”,只修福,而没有智慧,堕落到畜生道了,但是它有福德,满身璎珞、珠宝,就如同国王骑的象一样;“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虽然他有智慧证得了阿罗汉果,但没有修福,乞食的时候,人家没人给他,就饿肚子。因此必须福慧双修。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