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这是无上宝藏,难得易失

2021-04-19 00:0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其实阿弥陀佛的名号跟阿弥陀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周遍虚空法界的这个真身,就应我们众生的心量。我们能够持一千声、一万声,能持一个小时、十个小时,至少在众生的意识心当中,化身佛的功德是入众生心量的。


如果我们能以证悟的空性去持佛名号,能安住在报身的状态去持,那就跟报身的无量寿佛可以同处一室了。进而能在空性的光明中而持,就会跟法身常寂光的阿弥陀佛是完全相应的。


所以我们修法的时候,法也在生我们。我们的主观能动、理性决定我们要皈依三宝,要行持在法中,以法为生命,法也生我们。净土既是自己修的,祂同时也长养我们,甚至净土最后会成为我们的父母,互为一种增上因。


图片


一个修人天福报的人,他最后会感谢自己的身体,当他天人的福报现前的时候,他会感谢他的前世铺就了天人的道路。相反,一个堕落的、受苦的众生,甚至会鞭打自己的前身,因为自己的前世给他造就了地狱的恶业,让他受苦不尽。


我们信佛,听闻佛法进而能去实践,这是一种智慧,即生就可以亲身感受到种种殊胜,也可以以此来回向给我们的祖先、家亲眷属,乃至可以用来化消罪障,解除怨结。修行的功德可以满足世出世间。


有些人来五台山仅仅是来“求”,想借助外在的因缘去满足内在主观的欲求,这样本身就是不正念,是邪因。同样一个有信仰的、有三皈依的人如果去求,他会因为这个邪因,反过来把佛法住世不可思议的殊胜因缘,在他身上所形成的三皈体给破掉。


图片


从小乘上来讲,获得三皈体是非常殊胜、不可思议的因缘。佛法住在世间,为了度一个众生多少不容易。但是我们不知道珍惜,虽然无上的宝藏我们已经拥有了,但是我们不知道祂的殊胜,反而还会依自己的贪欲,亲手把自己的三皈体破掉。


在小乘里强调得到了三皈体之后,主要任务就是把祂守住了。小乘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你拜佛的时候,如果心里面有“佛灵不灵”这样念头的时候,对于我们的三皈体都是有污损的。


因为佛启迪我们的是正觉,是依着佛法所得到的清净的三皈体的增上,祂的一切不离正觉。而伤害正觉最严重的就是我们的贪嗔痴,就是我们不正觉的这个因。


所以得三皈体不容易,失三皈体很容易。特别我们还有个肉身,有个五蕴体,我们对自己的正觉不知不见。就是找回一点,也不知道珍惜,你不相信这就是成佛之因,所以特别容易丢失,被习气、垢染所覆盖。


图片


实际上一个人具足了三皈体就已经具足解脱的正因了,已经在解脱位上了。所以放蒙山召请的时候说“既来道场,已得解脱”。那得三皈体了是不是可以得解脱了?只要守住不要丢,你稳稳解脱了。


我们天天闻法修习也是一种业力——净业力,净业的积累,会使我们的正觉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坚固,力量会越来越大。同样不正的东西也会积累的。别人抽烟,闻二手烟都祸害不浅,更何况你还身临其境。毕竟二手烟是你闻得到的,有一种祸害是没有颜色也没有味道的。有时心不正了,正觉失去了,连自己都不知道。


这世界错综复杂,业力交煎,每一个众生有不同的业力,医生为人治病,如果一个人“本”不改,“标”也很难医治,医生只能缓解他的痛苦,想从根本上解决他的问题,有时真是无能为力。修行也是这样,不修心,你说“把我的业障掏掉,冤亲债主佛帮我度了”也办不到。确实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但是奈何你心态不改,甚至还要贪便宜、走捷径,这本身已经歪掉了。更何况历经久劫尘埃,小病未除,又增大病,所以因地上特别重要。这个话题大家要好好消化、领会,只要我们在修行,只要是佛弟子,这就是永远的话题,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在研究、思考。


图片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平凡与普通也许是最大的福报

佛法就是鲤鱼跳龙门之法

并不一定要在禅堂中用功,才能悟道

这些禅堂内的天地,少有人知道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你的努力终会看见

【福城风又起】佛到底灵不灵?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敦煌本《六祖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九)
· 特殊的日子,来讲一讲这位大菩萨的故事吧
· 普贤菩萨的真实义
· 修行的四个参考系数
· 戒恶修善让身口意释放正能量
· 甘露醍醐 | 不急不燥不上火,教你放飞我执的小蜜蜂
· 平凡与普通也许是最大的福报
· 三皈体能守住,解脱就稳了
· 《华严经》的秘密
· 最有尊严的生命状态
· 虚云老和尚:信心坚固,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
· 【英法德意日五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甘露醍醐 | 贡高我慢的山倒下来了,佛就在那里如如不动
· 一个觉醒的生命才能把人生转悲为喜
· 【英法德意日五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睡觉和修行
· 微信公众平台
· 当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要这样观想
· 如何念佛忆佛必定见佛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见诸相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