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流量有限,请用WLAN上网聆听开示]、
纽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社会发表的报告中说:
“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学习佛陀的大悲精神,他的永恒教言可以帮助我们驾驭许多当今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团结的需要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现代的概念,但实际上却不是。2500多年前佛陀教导我们,没有一个事物可以孤立地存在,所有的现象都是相互依赖的,更深一层的,他还教导我们说,不要以他人的疾苦为乐。只有当我们伸出双手帮助其他人时,才可以完善自我。”
纽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3年5月4日卫塞节到来的前夕,发表的致辞中说:
卫塞节既是全世界佛教徒的节日,也让国际社会全体成员都有机会获益于各自丰富的宗教传统。
今年卫塞节之际,各地冲突四起,造成巨大痛苦,我们正可借此机会思考如何在佛教教义指导下应对当前的种种挑战。
他指出,佛陀本人年轻时是一位王子,却离开安居的宫殿,发现世上存在生苦、病苦、老苦、死苦这四种苦难。
虽然这些现实中的痛苦无可避免,但佛教教给人们如何加以应对。在其历史上,佛教哲学每每以巨大的改造力令人叹服。
潘基文以印度传奇人物阿育王为例指出,阿育王是佛陀离世约三个世纪后对印度进行严酷统治的征服者,最终却皈依佛门,放弃暴力,拥抱和平。
阿育王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人权、民主治理、对生命尊严的尊重。这些价值观是所有伟大宗教所共有的。阿育王在多年残酷战争后能提倡这些价值观,充分证明个人的善意可以结束普遍存在的苦难。
潘基文表示,当今时代,空前需要以非暴力精神促进和平,平息冲突。
他衷心希望人们都能本着崇高理想,下定决心,让世界变得更好。
纽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卫塞节讲话中说:
"佛陀关于所有众生的和平、慈悲和关爱的永恒教言,激励我们要努力应对当今世界所遭遇的内容更为广泛的挑战——在和平、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必须要超越狭隘的自我利益,以身为全球共同体的一员来思考和行动,这才是觉悟之路,也是构建适于所有众生生存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