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穆朗玛峰和超出三界,哪个更难?

2021-08-17 21:3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Mount 

Qomolangma //

图片
图片



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

是要做一些准备训练的。


请问是要训练珠穆朗玛峰还是训练你自己?

要训练自己对于海拔高度的适应,

对于高海拔跋涉的体能,

以及身心疲惫时的坚韧。

FORIQINGLIANGBAO

#2021#


借助这个比喻,那我们佛弟子说的出三界怎么出呢?三界跟珠穆朗玛峰比起来,珠穆朗玛峰相对来说是比较坚固的真实世界的存在,而三界本身是虚幻有,不是真实有,是了不可得的。如果以出三界的智慧来面对攀登珠穆朗玛峰,除了要体能训练之外,还要有更高级的智慧认知的训练。


如果以出三界的智慧来面对攀登珠穆朗玛峰,除了要体能训练之外,还要有更高级的智慧认知的训练。


智慧认知的训练会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忍耐力,因为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大脑很多时候都处在缺氧的状态,是空洞的,如果有了空性的智慧,就能极大地提升自己的适应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FORIQINGLIANGBAO

#2021#

如果一个人要训练自己超越三界,这不是靠体能,而是要靠智慧和见地。什么见地?就是三界根本不存在。你要有这样的智慧见地,才能超越三界。


如果以这样的高智慧去攀登珠峰,也照样有用。当你安住于智慧能量中的时候,当你跟普贤体性、金刚体性完全沟通的时候,你面对的所有境界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说佛教的一种智慧、一种见地,是完全可以在现实世界里起作用的。


图片
图片

the temple of Miaoguo

FORI

QINGLIANGBAO

妙果寺古钟

FORIQINGLIANGBAO

#2021#


就像济公活佛一样,他证悟三界了不可得的时候,他就可以示现吃死的吐活的,吃进去的是肉,吐出来的是黄金。大佛寺的大佛就是济公活佛贴的金,而且历久不衰。


温州有一个老和尚也是这样的,他到温州市中心的妙果寺挂单,每天出去化缘猪头,然后在外面煮了吃,吃完之后,把猪头骨埋在一个地方。


住了一个月的时候,他跟方丈和尚说:您慈悲,包容我在这里,我也没什么好供养常住的,我在某个地方埋了一口钟,供养常住。别人就笑了,说他埋了一堆猪头骨在那里,他骗我们的。但是方丈和尚相信他,在他走了之后就去挖,结果真的是一口钟。这口钟的颜色黑乎乎的,透着一种特别的金属光泽,音声非常好听。


图片

永嘉大师舍利塔

FORIQINGLIANGBAO

#2021#


妙果寺还有永嘉大师舍利塔永嘉大师的妹妹也是出家的,我们只知道永嘉大师修得好,实际上他妹妹也修得特别好。他妹妹喜欢两个寺院,她圆寂之后,她的棺材就从其中一个寺院飞到另外一个寺院。


佛陀圆寂的时候也是金棺自举,绕拘尸那罗城飞了一周,佛陀最后都用金棺自举的方式来度化城里的人。

Qingliangbao

清凉宝

图片
图片

所以出三界也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我们之所以认为三界实有,是因为我们的知见错误,没有智慧。我们是愚痴的状态,所以活在业力的网里,这业力的网就形成了三界。

FORIQINGLIANGBAO

#2021#


如果我们突破了自身的知见,提升了自己的智慧,证悟了人无我、法无我的智慧,那三界的边际就不破而破,自然消隐。所谓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边界都没有,哪里有界?所以叫“无眼界亦无意识界”。


你只要回光返照一下:“有眼界吗?”明明没眼界,但是我们却天天活在眼界里。有意识界吗?我们心的意识有边际吗?没有啊,但明明我们都有。我们天天活在这个错误的模式里。



图片

所以我们要克服的不是外在的珠穆朗玛峰,也不是超出外在的所谓的三界,而是我们自己知见的问题。克服珠穆朗玛峰还要训练体能,要想冲出三界,要训练的根本是我们的见地。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佛日清凉宝 · 



相关文章
· 【茶香慧日寺】:让生命转凡成圣是对社会最好的奉献
· 虚云老和尚:参! 哪个是道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遍礼一切尽无余
· 甘露醍醐 | 这是一个大乘行者应该展现的修养和魅力
· 不得自在,因为我们活在……
· 从饿鬼到天子,他们经历了什么?
· 见地,从无明走向光明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延庆寺
· 悟公上人 | 生到极乐,成佛也易
· 《楞严经》最核心的修法
· 【公案寓言】一只羊的500世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跳离生死大梦的胜券在你手中
· 【法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我们在时间面前
· 甘露醍醐 |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 日诵净行品24愿——具足威仪,所行真实
· 身的亚健康,源于心的迷失
· 《龙门金刚》,太惊艳!美出圈!——无可摧伏的金刚,其实你也有
· 修行路上的大因缘
· 悟公上人 |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
· 师父讲的故事,我们要用心去思维里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