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视频推荐:万塔之邦(终)

2019-02-28 00:09: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2018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九,《般若法音》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隆重推出。向大众广泛流通,这部播经机收录了恩师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电视台及四大圣地全部讲经说法视频。这样缘起,文殊菩萨加持下,所有有缘佛弟子,好好听法,闻思,都能业障消除、增长福慧 、开大智慧。


图片
图片

我们在恩师寄予厚望中,发广大心,菩提心,闻思修,以法为供养,依教奉行,共同学习《般若法音》播经机恩师开示视频。



今天学习的是《万塔之邦》(终)

以下是摘录的几个重点小视频


图片


莱茵湖人的骄傲



  传喜法师开示  

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茵达族人,自古以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存模式,他们与自然和谐的共处,呈现出原生态的朴拙之美。水上人家居住的房屋,都是用木条支撑房屋于水面,看上去朴实无华,却又清丽脱俗,我们所居住的水上宾馆,采用的也是同样的建筑样式,房屋像吊脚楼一样地矗立湖面,如同清水芙蓉悠然世外,天然去雕饰。茵达族人居住在湖面的浮岛上,浮岛顾名思义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块陆地,因为漂浮没有根蒂,浮岛需要用竹条穿透,固定在湖底,茵达族人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生活耕种,商业来往,建筑寺庙,完成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活动。

扁舟作为日常的交通工具,行驶在狭窄的河道里,在这样特殊的自然环境中,送小孩子出家的传统并没有减弱半分,我们有幸看到水上人家用狭长的扁舟来送经过精心打扮的孩子出家,对于这些相对贫穷的水上人家,送出家的仪式依然庄严隆重,是一个家庭最值得骄傲的一椿盛事。


图片


茵莱河-岛上佛国



  传喜法师开示  

水上人家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他们用藕丝纺线织布,将大自然的精华穿戴在身上,他们就地取材,几乎可以满足一切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湖区人把自己定位为自然的一分子,坚守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在传统中散发出勃勃的生机。

由于茵莱湖环境清幽寂静,非常适合僧人隐修,因此在这相对偏远的湖区,黄金佛国的佛教气氛依然是相当的浓厚。在茵莱湖最大的人工浮岛上,坐落着庄严璀璨的佛寺,我们参访了其中的两座寺院。


图片


莱茵河上的开示



  传喜法师开示  

但是就是说作为上座部来说,也称我们大乘叫Mahayana Maha(玛哈亚那 玛哈)。这个大不是一个形体上的大,不是物理空间的大,它是指菩提心。大乘的标志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比虚空还大。所以那对我们来说,小乘的基础又没有,然后出离心没有升起。那出离心没有的话,大乘的心是升不起来的。也就是说你自己没有办法出离,你怎么样让众生出离啊。如果自己没有办法出离,你说我让众生出离,这是虚妄啊,叫妄语啊,是戒的犯违啊。所以我们大乘其实需要有这样的基础。

所以佛陀在《地藏时轮经》里也讲到,我法不可乱次第,次第要遵循。每一个次第有闻思,有修证,然后这样子才是如法的。那他们就是说还是按照经典修持修行的。所以不管怎么样,举世公认的缅甸还是出阿罗汉的地方,还是出阿罗汉的地方。还出可以背诵三藏经典的地方,把经典可以背出来,这是很奇特的地方。特别是我们茵莱湖这个地方是一个,你看村村有寺院,不起眼的寺院进去,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欢迎大家观看原视频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我们吃剩的“垃圾”,竟成了贫民窟孩子餐桌上的美食:有些人光是活着,就拼尽了全力
· 观音菩萨就是从这里生出来的,你也可以
· 一位僧人的表白——在师父身边做侍者的这些日子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二十三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 之 二十一
· 精彩视频推荐:万塔之邦(续)
· 人遵循着这个规则就会进步,会解脱
· 世界上获奖最多的动画短片:心里装着爱,悲伤也可以变成力量
· 《楞严精要》:解开你心中的千千结
· 通过坚定的信心,佛陀果地的功德才能印现到我们的心里
· 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中国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 传喜法师:世界、宇宙和禅宗
· 这么多年来,为什么要讲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二十二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 之 二十
· 精彩视频推荐:万塔之邦(下)
· 佛菩萨慈悲,在娑婆世界伸了一个手,但你该如何超越
· 宗乘教义两融通 所悟与佛无异同——恭逢净宗九祖蕅益大师圆寂日
· 如何,照见自心中真实的智慧
· 佛法是应不同众生根机的教育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二十一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 之 十九
· 成为素食者的101个理由!每个生命都想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