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佛有分别心,是你的业障要净除

2018-12-28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我们学佛的,为什么佛陀说经历加行道,要经历那么多那么多呢?甚至要遇到多少佛,奉侍供养多少佛。难道是佛吝啬不跟他讲吗?其实不是,你所有一切的努力,越努力信心越大,净化自己的业障越多。自己业障净化了,你才能深入到法的内涵当中去。


所以很多人在相似的修,不是佛对你不慈悲,认为佛有分别心:你是刚入门的,他是学了几十年的。其实不是这样,佛不是有分别心,是你自己,需要通过虔诚的心,勇猛精进地来净化自己的业障。


图片


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我们很早就看到《西游记》,总是疑惑这个,连孙悟空都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更不要说如来佛了,这个孙悟空多少跟头都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那唐僧西天取经为什么要遭这么多磨难呢?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可以把他背到西天去了。那佛也是手抖一下就可以把他送去……他走,无论怎么走,也走不出佛的手掌心。


为什么佛不早早的现身出来给他见呢?这种疑惑就是我们自己我执、我见,我们有这种愚痴,所以也会有愚痴的这种疑问。学佛多少年才慢慢明白,这是因为唐僧他坚定的意志,千难万险。乃至这个千难万险都不是别处来的,这个千难万险就是自己的业障变现出来的。你学佛,要成佛的是你,但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恶业的也是你,所以你必定要把自己的恶业要消除,而且,还要在面对自己恶业的时候,保持信心坚定,这样,你的目标才不会迷失掉,方向不会迷失掉。


经过这样子地克服了自己的阴暗面,你才能更加深入到法的这个甚深里。就像读一本经,你读了一百遍跟读一千遍,你从经典里所得到的和开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是这个经典对你有所作为,而是你每读一遍,你都克服了自己的业障,一点一点的,这个经典加持着你,你每多持诵一遍,就令你消除了多少业障。所以你所领悟到的经也是不同的。不是经典对你有分别,是你自己身上的障需要去净除。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27岁患癌,30岁破世界纪录,英国小姐姐做了一件事,引来全世界效仿!
· 觉醒之药——「慧」看电影之《我不是药神》
· 生到极乐世界后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八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八
· 空钵罗汉与璎珞大象
· 跨年吃大餐吗?时代杂志却选出了这张照片...剧烈反差让人心痛!
· 过十万亿“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境界?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七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七
· 橘子非橘子,是名橘子
· 让总统落泪,全世界为之心疼哭泣的真实故事
· 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对这个法难免会有怀疑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六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六
· 心不忘本, 恭敬谦下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
· 一个最方便、最方便、特别方便的修行法门!
· 恭逢日光菩萨圣诞:燃大法炬导群生 光明朗耀除冥暗(殊胜日转发功德无量)
· 如果懂了佛的世界,你就可以走捷径了
· 十六罗汉里的几位大咖认识认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十五 初分无所得品第十八 之五
· 无明,如何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