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垢施女!若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何谓为四?宁舍身命不诽谤法,宁舍身命不谤菩萨,宁舍身命不亲近恶知识,忆念诸佛无有厌足。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常遇诸佛。
——《大宝积经·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尔时,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大乘经能多利益无量众生。何以故?一切众生因大乘故,得人天乐及涅槃乐。世尊!夫大乘者,何法摄取?何法利益、何法难得、何法障碍、何因缘故名为大乘?”
佛言:“善男子!有一法摄取大乘,所谓初发菩提之心,既发心已修不放逸。……复有一法,离恶知识。”
——《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
云何得远离恶知识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远离恶知识。何等为十?一者、远离破戒人故,即能离恶知识;二者、远离坏正见人;三者、远离坏轨范人;四者、远离坏正命人;五者、远离耽湎之人;六者、远离懈怠之人;七者、远离沉没生死之人;八者、远离背菩提人;九者、远离习近白衣之人;十者远离诸烦恼故,能离恶知识。
善男子!菩萨虽于如是等处皆悉远离,而亦不于彼等人所生恚恶心、生恼害心、生轻慢心,菩萨但起是心:“如佛所说,一切有情诸界缘成,性欲相染、习相近故即有所坏,是故我今离所习性。”
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远离恶知识。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大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梦中不近恶友,何况觉时。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不与破戒人共住,邪见人、无威仪人、邪命人、无义语人、懒惰人、乐住生死人、背菩提人、乐俗务人,不与共住。大王!菩萨摩诃萨行如是法离恶知识。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法界品》
善知识者,能令除灭诸障碍故。远不善法,离恶知识,灭无明暗,诸邪见缚,超出生死一切世间。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如是佛说近善知离恶知识之要道,容后一一广说。
宁舍身命决不亲近恶知识
世间有二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二知识?一者恶知识、二者善知识。
——《杂譬喻经》
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修无量诸功德。
——《华严经》
恶知识应当远离,所以者何?恶知识者,能烧燋然,今世后世,众苦集聚。
——《杂宝藏经》
佛言:“教令远离六波罗蜜,语菩萨言:‘莫学是,非佛所说,但合会作,是不足听闻、不当受持、不当讽诵读,亦不当教他人。’当知是菩萨恶知识。”
——《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空行品》
恶知识者,令人众苦集聚
是故诸比丘,应当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者,长夜与人安隐快乐。以是之故,应当亲近善知识。恶知识应当远离,所以者何?恶知识者,能烧燋然,今世后世,众苦集聚。
——《杂宝藏经》
以要言之,于天、人中有十六苦。何等十六?……十一者近恶知识苦……十五者老苦;十六者死苦。
——《正法念处经·观天品》
反被九结缚者,人之修道要当舍家,遇恶知识指授邪径,舍故结缚反被九结,如蛾投火不顾后虑,斯由爱深固,是故说曰,反被九结缚,如鸟投罗网,斯由爱深固也。
——《出曜经·双要品》
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冥中。
——《增一阿含经·善知识品》
未完待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