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念佛容易相应?|讲记62

2025-03-10 00:01:00 发布: 人气:14
图片
图片


图片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六十二课 

时长:15:24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又叫舍利弗,“当知”两字虽然对舍利弗说,实在是为法会大众而说。这个“我”是佛对自己的称呼。“我于五浊恶世”,大家都晓得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个“劫”本来没有浊,因为有下面四浊,故“劫”也浊了。劫浊下面就是见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故所以称为“五浊恶世”。


这个恶世,就不是善世了。极乐世界是善世,也是清净佛土,娑婆世界是恶世,就是污秽国土。这个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极乐世界净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娑婆世界秽土是我们众生业力所感。《维摩经》讲得非常清楚:“心净国土净。”自心清净了,不是一个人清净,要使得一切人清净,才方称为清净,那么国土也清净了。


我们娑婆世界一个人、两个人清净是不止,因为佛到这个娑婆世界里,不是一尊佛、两尊佛来娑婆世界,有许多佛在娑婆世界,但是总是众生多,故所以这个世界众生是恶业多,是不净业多,故所以娑婆称为浊恶世界。



图片



那么我们念起佛来,一人念佛一人清净;若是十人念佛,十人清净;一百人念佛,一百人清净;一万人念佛,一万人清净;那么千万人、万万人念佛,千万人、万万人清净,所以念佛就是叫清净。


念起佛来,这个地方是会清净。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刚刚在念佛的时候,这个地方空气最好,虚空上尊尊都是佛。为什么讲这个话呢?你有看到没有看到呢?我们的眼睛是俗眼,不能看到,天眼、心里眼就看到了。这虚空上,念佛人多,虚空上,念一句佛出一尊佛,念一句佛,一尊佛里面还要放光。所以当初了然大师在当时,亲近印光大师,他就有这样子说:“念佛一声,出佛一尊。”


佛坐莲花,所以叫“南无阿弥陀佛”,青色放青光,莲花是青色的,阿弥陀佛放的光明也是青色的;念佛一声,黄色放黄光,因为念佛一声,莲花是黄色的,阿弥陀佛光明也是黄色的;念佛一声,赤色放赤光,赤就是红颜色,那么阿弥陀佛光明也是红色的;念佛一声,白色放白光,莲花白的,光明也是白的。



图片

▌千佛·敦煌石窟263窟(局部)



为什么要这样子念?心归一、不杂乱,因为我们念佛人必须心要专一,专一其心,这个是一定要想,要专想佛的相貌。所以念佛,平常时候我们哪一尊佛庄严,念起佛来就观这尊佛。不是十六观中的观依报、观正报,我们还是没有这个力量,凡夫心粗,观法力微,不容易观想,唯独我们看到哪一尊佛最庄严,我就是观这尊佛,一念起佛来,心里想佛,耳听佛,这样子比较相应。


禅宗里面要离想,要万念不生,完全要离开想,我们念佛法门完全要专想念佛,要这样子。禅宗里面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我们念佛法门毫无疑惑,要单具足信心,你信,力量就大。所以三资粮之中,第一个资粮就是要相信,信释迦牟尼佛所说实诚实言,要相信十方诸佛所说、六方诸佛所说诚实言,要这样子方才念佛相应。


再一个念佛,我们要“死”字挂在额头上,这个佛念起来了妄想不会起。那人要死的呢,要死的时候怎么样子呢?人要死的,人心也会善了,恶心也没有了,坏心也没有了,算计别人心也有没了,自救不暇,哪里还有功夫去算计别人、去打妄想?就都没有了。所以念佛的心死心塌地,就是万缘放下,提起一念。



图片

▌《释伽牟尼佛与二弟子》·明代



故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念佛是最为快乐,不念佛,东想想,西想想,那么时间也很长;若念佛念得相应,才一会儿时间又吃饭了,快得很。就是我们来讲经也是这样,我们的耳朵都放到讲的人身上去,那这个时间过得非常之快。假如你身体不健康,在床上躺着,这日子是真正难过,一天如同一百天差不多这么难过,翻来覆去。


这就是念佛功德。我今天在上面同一帮善男信女,我跟他们讲:你们要晓得,“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功德,“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念菩萨功德 ,念佛、念菩萨,就是请佛、请菩萨,佛菩萨请到我们家里来了;不但是请到我家里来了,而且请到我头上来了,我头上顶的就是阿弥陀佛,我头上顶的就是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那么你这人当下就吉祥,当下就逢凶化吉,当下就遇难成祥,当下就延年益寿,事事如意、处处安乐。这我们要相信。


所以念佛要信,信而后一定要发愿。你若念佛念得“铜墙铁壁”,风吹不进、雨打不湿,没有信愿,西方生不到。那啥地方去呢?到娑婆世界,就是享人天福报。人天福报不能久享,享完要堕下来,仍旧要轮回六道,苦不苦?


故所以,念佛一定要信愿,所以“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深,怎么叫深呢?深就是不单单散心念佛,也不是单单用念珠在念,心里要恳切。这个“信心”两字,拜佛的时候要如大山崩,五体投地,两手、两足,还有个头顶。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阿弥陀佛的光,在十方世界里是第一光明||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二十七课
· 因为这个法门太简便了,所以众生难信 I 讲记61
· 圣人都是凡人做,独怕凡人心不坚|讲记60
· 寻声救苦、有求必应,看看观世音菩萨与我们的大因缘
· 烦恼浊有五种 I 讲记59
· 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为什么叫作阿弥陀佛?||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二十六课
· 娑婆世界的五浊,是什么意思?|讲记58
· 我们年纪大了不要逞勇 I 讲记57
· 修习止观要远离的五种过患(下)
· 我们离佛原来这么近|讲记56
· 修习止观要远离的五种过患(上)
· 修止观具足五种外缘之衣食具足、闲居静处 、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 修止观具足五种外缘之持戒清净
· 《童蒙止观》| 智者大师为家兄转运改命而说此书
· 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 I 讲记55
· 极乐莲池里,有一朵为你标名的莲花|讲记54
· 这个世界,连鸟都是阿弥陀佛化生 ||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二十五课
· 能听闻这部经,不晓得是前生修来多大的福气 I 讲记53
· 知见非常要紧|讲记52
· 这部经,一切诸佛都护念 I 讲记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