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慧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的唯一津梁
三乘佛法的功德,都是从闻思修获得的三慧中产生出来的。过去和现在的一切佛陀,都是对于法宝进行了精进的闻思,然后按照获得的思慧,不折不扣地进行串习、修行,才得以成就的。在久远劫前,本师也是一位凡夫,而且也因造作恶业而堕入在地狱之中。虽然以替代他人受苦的善念脱离了地狱,但是如果佛陀没有之后精进刻苦的闻思修行,以当时他的一介凡夫之力,他能够给众生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吗?
佛法就是这样,如理闻思修后,所获得的力量,不但可以把一个坏人变成好人,还可以让人脱离轮回,成就佛果。从尊者身上,可以看到佛法的无穷力量。
闻思修三慧能产生出无量的功德。对于凡夫来说,最初表现得比较明显的功德是:能够分别并认识烦恼、进而能够压服烦恼、最终起到根除烦恼的作用。
闻慧能认识烦恼
获得了闻慧,能够认识烦恼。凡夫的特点,是整天都身处烦恼之中,但认识不了这些烦恼,还认为自己各方面还比较不错。其实世间人的很多认识都是颠倒的。比如凡夫总觉得世上最重要的是自己,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又比如世上流行着很多错误的认识,就像把对异性的贪执说成是“伟大爱情”、乱发脾气伤害别人说成是“张扬个性”、把为自己的名闻利养的努力说成是“有上进心”、把“执著”当作是褒义词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没有智慧所导致的,是无明的直接体现。长期这样的非理作意,导致的是忙碌一生,最后还是一场空。不但什么都没捞到,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业障。通过对经论的听闻,就能发现哪些是对自己和他人真正有利的,应该实行的。哪些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害的,应该放弃和断除的。对自他有害的,就是烦恼。这样当自己或他人的烦恼出现的时候,虽然没有能力进行对治,但是能马上认识到它。不会像以前一样犯了错还不知道哪里错了,这就是闻慧的作用。比如有些人经常在说:哎呀,我的执著很大,就是放不下啊。这句话就是典型的虽然听闻了但是没有产生闻慧的情况。
思慧能压服烦恼
获得了思慧,能够压服烦恼。思慧是在思想上接受了之前学到的闻慧。这相当于世间说的思想得到了改造,得到了升华。虽然因为之前错误见解的习惯势力还在,心里还不断会有和它相应的烦恼的出现。但是当这些烦恼出现时,通过闻慧能马上把它们认识出来。通过思慧,则能运用如理作意,而把烦恼压服下去。
修慧能根除烦恼
获得了修慧,能够根除烦恼。修慧就像文殊菩萨的宝剑,它能断除无明。这就从根本上把产生烦恼的可能性给截断了。比如修悲心,当串习成熟的时候,悲心成了自己的习惯思维模式。心里起心动念都在悲心的状态中。任何时候都会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虽然贪嗔等烦恼的种子还没有断,它们的习气还会蠢蠢欲动,但是烦恼不会再有现行的机会了。而如果修的是般若法门,则当彻底见到了一切万法都没有实质,都是如梦幻一般的时候,众生即使要产生实执,也没有可以产生实执的所缘境了。执著断除,烦恼也就没有立身之地,连根拔除了。
闻思修三慧是检验学佛效果的标准
在今后的佛法学习中,大家应该以闻思修这三种标准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就拿现在在学的《天台宗纲要》来说,首先,每次学习前做相应的预习。预习不能走过场。要找出《天台宗纲要》的脉络,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听法时,认真聆听对法义的解释,同时还要能够知道藏 通 别 圆(如讲到的:“自性”、“空性”、“显现”)等法相名词在现实中的含义。听法后及时复习巩固,这样就基本能产生出闻慧来。知道了自己在哪些地方执著了自性,哪些地方本来应该是空性的等等。其次,要对法义进行细致的分析,既要抓局部又要抓全局,抓局部是尽量理解每个法相、段落的意思。抓全局是把对法相、段落的理解放到全论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并在法义的指导下,在现实中观察自性为什么是空无的,显现为什么是如幻的,所谓的“我”为什么在世俗中也并不存在等等的道理。这样就能产生出对治烦恼的思慧来。最后,按照这样的思慧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让思慧产生的分别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最终产生出能完整无遗呈现法义的分别妙慧来。如果大家觉得效果不理想,没有产生三慧相应的作用。必然是没有如理按照闻思修的规律去学习,就应该重新检查学习的方法。另外,在不注意的时候,容易把闻慧当作修慧。口里说一些很高深的法相名词,比如自性光明啊、烦恼即菩提啊等等。然后盲目地认为自己也已经获得了这样的领悟。这是没有进行过认真思维,没有仔细体会,没有观察自相续导致的。连思慧都不是,更不是修慧。这一点大家要仔细提防。
总之,闻思修三慧的作用是强大无比的。是世间上的任何事物都无法相提并论的。虽然修慧的获得,需要对治自己的旧有习气,因此并不轻松。但是思慧和闻慧,只要认真、如理地学习,是不难获得的,它们产生的作用,也足可以认识和压服烦恼。反之,没有获得三慧,会对学佛者造成很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