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关于雪最深的记忆

2020-11-22 00:37: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记忆




图片


图片


僧家念佛禅床暖,风吹铃铎霜雪寒。

老僧若有顶上眼,地狱炎炎亦清凉。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那时候每个家庭都不富裕,像我上面有五个哥哥,一到冬天,连穿暖都成问题。但尽管如此,生满冻疮的手还是对松松软软的雪有强烈的渴望。印象很深的是,我会在有月光的夜晚偷偷跑出家门,在雪地上翻跟斗、打滚,乃至一头扑进大雪的怀抱,去感受那种刺骨的亲切感。

图片

长大后,关于雪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孤身一人顶着风雪穿梭在崇山峻岭间寻师问道。那个时候,雪景依然很美,但充斥在我内心的已是对解脱的强烈渴望。


有一年,我行远路拜见一位佛门大德。当时正是雪天,寒风凛冽,我站在风雪中,告诉自己:“你至诚求见的这颗心一定要保护住,不能让它被风吹散,被雪覆盖,更不能因为见面之后就如风住雪消不见踪迹。”


其实,求见善知识,不一定是相见之后能产生什么,是自始至终保持着的对法的无上渴求,这样一种虔诚的心的持续,才是这个过程中最宝贵的东西,是寻求明师真正的意义所在。

图片
图片



红色的雪

图片


佛法都是佛用头目脑髓求来的,没有至诚恳切的心,哪里能轻易得到?慧可大师到达摩祖师那里求法时,起初祖师并不理睬,慧可大师也不气馁,常以诸佛初求道时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


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降大雪,慧可大师于祖师门外不动如松。到黎明时分,雪已过膝。达摩祖师心生怜悯,问道:“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慧可大师悲泣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摩祖师回答他:“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慧可一听,当下取刀自断左臂以表决心。那一天,达摩洞前的雪,是红色的。



飞雪见道

图片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看不见。


慧可大师立雪断臂,舍身求法,终得达摩祖师衣钵真传,成禅宗二祖。如果说这个故事让人心生赞叹与感佩,那么上面乾隆皇帝这首如儿歌一般简单直白的诗,恐怕会让很多自以为懂诗的人口出讥讽了。


其实在明白人看来,这几句不仅不简单,还是一个人在明道之后才会有的感受。六道里的烦恼如同寒空飞雪,数不胜数,但当你找到自己的佛性,皈依自己的佛性,融入自己的佛性时,“飞入梅花看不见”,当下就转烦恼为菩提了。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越清净,他对外在微细的美的体会就会越深入,就能在现前的、当然的、简单的事物中,看见道的存在。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图片


也是一个雪天,庞蕴居士指着空中的飞雪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旁边有人问:“那要飘落到何处呢?”庞蕴居士一个巴掌打过去,说:“你还称得上是禅者吗?阎王爷不会放过你的!”


这个人为什么会挨打?因为妄念太多。没看到雪落在当下,只执着在“别处”,念头越转越远。“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说的是你只要有工夫,安住在正确的状态中,体悟就在你那里,就像好雪不会飘到别处,正好落在你的顶门,顶门是什么位置?那是佛的位置啊。

图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诗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说的就是佛弟子修行的境界。千山万径,人兽绝迹,代表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杂念消亡,妄想顿歇,是入于正定之后的一种内在的境界。


这种孤寂不是死寂,佛教里叫“惺惺寂寂”,既寂静安定又明明了了。这种“孤”也不是没有人相伴,说到底是连自己都没有。无人相,无我相,没有风也没有雪,安安定定守着大道——此心安处,便是故乡。

图片

安住道中

心安住在道中,谨持着佛佛祖祖代代相传的这盏智慧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然后,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大,外在的牵绊越来越小,这就是修行。修行修到后来,看什么都是美的,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一阵雨,一阵风,几片雪……哪里不是禅悦,哪里不是法喜?


图片


真理是随随处处的,是很美妙的。那一次跟大家在龙钵打坐,时值深冬,心下有感,便随口念出几句,供养大家:


僧家念佛禅床暖,

风吹铃铎霜雪寒。

老僧若有顶上眼,

地狱炎炎亦清凉。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图片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  



相关文章
· 七八个闹钟醒不来?对治秋乏犯困有妙招
·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 法语图|一念清净心,便是法王印
· 【佛典故事】龙树菩萨出家因缘
· 这就是闻法的结果
· 听经闻法为何如此重要?——《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一课
· 通知:您福报账户的余额已不足
· 【殊胜日】恭逢唐密传持三祖善无畏三藏大师圣诞纪念日
· 听经闻法为何如此重要?——《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一课
· 这些现代弘法的方式带给参与者和随喜者不可思议的加持
· 法语图|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是在蹉跎岁月
· 【佛典故事】善顺听法自得利
· 既知世间轮回之因果,也要知超越生死的因果
· 聆听莲座下:文殊寺闻法笔记(五)
· 此后,二十载,一步与一生
· 北极熊打劫垃圾车上热搜,背后的原因让网友大呼心酸
· 这是我们的一个学习计划
· 法语图|成就念佛三昧
· 【佛典故事】修善如爱己
· 倒驾慈航相应于佛陀的本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