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传入中原的净土思想,自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承远大师、法照大师、少康大师、延寿大师、省常大师、祩宏大师、智旭大师、行策大师、实贤大师、际醒大师至印光大师,代代相传,形成我国净土宗十三祖谱系。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和《佛说无量寿经》被奉为净土三经。其中,《佛说无量寿经》为净土宗根本经典,佛陀咐嘱末法时期令此经最后住世一百年。
传喜法师矢志不忘“教弘天台、行归净土”之家风,应时代之机和四众祈请,2018年法师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依康僧铠译本一起学习《佛说无量寿经》。
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佛说无量寿经》讲记视频,愿如母有情于生老病死、饮苦食毒之苦海中生起往生信愿,以声声佛号化消热恼,以声声佛号回向世界和平!
听经闻法为何如此重要?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一课视频
“佛告阿难:汝起,更整衣服,合掌恭敬,礼无量寿佛。十方国土诸佛如来,常共称扬赞叹彼佛无著无碍。于是阿难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体投地,礼无量寿佛……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唯见佛光,明耀显赫……彼见此土,亦复如是。”
这里佛陀咐嘱阿难:你听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这些无量威德力,现在请起来向阿弥陀佛礼拜吧。所以阿难尊者恭恭敬敬地面向西方礼拜,这忽然之间,阿弥陀佛的光明照过来了,就好像黄金水一样漫过来,大山江河全部隐没在佛的金光中,只见佛的光明璀璨绚烂、明亮耀眼。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其中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为悉见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
极乐国土胎生的人,所住的宫殿,形量或者一百由旬,或者五百由旬。这些生到极乐世界“边地疑城”的人了,他们各自在宫殿里享受种种快乐,就像忉利天上的情形,一切资具、受用等,都自然显现。
但佛陀在其他净土经典里也讲到,虽然这么快乐、福报这么大,但实际上见不到阿弥陀佛、听不到法,也是一种惩罚。只有过去的业力忏悔之后,花开见佛,才能听经闻法。
所以听经闻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娑婆世界能听经闻法,能够听佛陀的教化、依教奉行,功德力是非常大的。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这是讲胎生的因缘和往生的情形。“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有一类众生,以疑惑心修集各种功德,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国土。他学佛之后不重视听经闻法,不能够深入经藏。
所以前面阿弥陀佛也亲口说:要听经闻法,要入深法门。作为佛弟子,有善知识演畅佛法,你居然不去听,就违背了三皈依,是有罪的、要忏悔的。
所以佛法在娑婆世界演畅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为什么圣贤来到这个世界要隐蔽不现,要现凡夫身?这是为了避免凡夫受害。因为菩萨显现时常常会受到凡夫的攻击,所以佛菩萨化现人间,终不说自己是菩萨。
“佛告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牢狱,种种庄严……此诸众生,亦复如是。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生在边地七宝宫殿的众生,因为怀疑佛智慧的缘故,“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这里通过极乐世界的这个现象来提醒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
如果在极乐世界,不能去亲近三宝都会忧愁苦恼,都要尽量避免这个现象发生,那我们在娑婆世界要不要珍惜三宝的存在?要啊,常常亲近三宝,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佛告诉弥勒:在这个世界的一代时教里,有六十七亿位不退转菩萨,往生到极乐国土。佛陀这样授记的时候,我们在不在里面?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佛陀知不知道?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表现怎么样,佛陀知不知道?都知道的,所以要好好修,佛都看着呢。
摘录自《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一集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