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天宁梵呗
梵呗是佛门中赞咏歌颂佛德的音声。广义而言,从一心至诚的唱颂到欢喜虔敬的伎乐供养,皆属梵呗的范畴。梵呗有别于世间歌曲,如《长阿含经》中记载,音声具足五种清净,乃名梵音:
一、其音正直;二、其音和雅;
三、其音清彻;四、其音深满;
五、周遍远闻。
微妙清净的梵音是从清净心、慈悲心中所流露,所以其声和雅、正直、清彻深满、周遍远闻。
中国的梵呗,相传起源于三国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听到空中梵音嘹绕,深受感动,于是摹仿其音节,撰文制音,写为梵呗。至唐代,梵呗渐渐盛行于民间,梵呗利人天,能够感通万物、利益人天,和世间上的丝竹、靡靡之音,大相径庭。所以梵呗之声,无论是诵者、闻者皆能获大利益。
据记载 , 清净的梵呗,
能获六种殊胜功德:
一、能知佛德深远;
二、体制文之次第;
三、令舌根清净;
四、得胸脏开通;
五、处众不惶;
六、长命无病。
《十诵律》云:
如听梵呗,其利有五:
一者身体不疲,
二者不忘所忆,
三者心不懈怠,
四者音声不坏,
五者诸天欢喜。
相传昔时有僧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天上的天神闻声,长跪合掌恭敬谛听,直待咒文诵完始起身离去。《百缘经》中记载:在佛世时,舍卫城的人民见佛威仪寂静、百福相好,心大欢喜即作伎乐供养佛陀,发愿而去。佛陀微笑的告诉阿难:“这些人由于作诸伎乐供养佛陀的功德,在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间往返受乐。”
因此,虔诚的唱诵讽咏,不仅清净舌根、清净口业,专注赞佛的恭敬心,更能令意业清净、乃至一念相应顿捐凡情。所以清朝玉琳国师勉励后学早晚课诵宜当恭敬慎重。凡在报恩者,切莫以课诵出坡为虚应故事。须知无不是佛祖秘密法门,无不是佛祖之总持门,无不是佛祖之不传心要,无不是佛祖之自利利人快捷方式!谛听此音能见佛,度脱生死,得此好音,令一切众生莫不乐闻。以此因缘,故今生得值佛出家修行,得铜铃般的殊妙音声,复证阿罗汉果。 由此可知,梵呗意义深远,功德更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