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这个之后再念佛就不一样了||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三集

2022-01-23 00:06:00 发布: 人气:5

👆点击观看视频




图片

藏通别圆

图片



当一个人在圆教的修行中,我们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因为这是佛的知见。用《阿弥陀经》来说,凡夫跟这个境界的距离是十万亿佛土,连影子都看不到。


圆教行人没有蛛丝马迹、毫无造作。所谓平常心是道,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平常心,就是指最殊胜的心。在很凡庸的状态,都可以呈现最殊胜的心,处处是道,无所不是道。修行已经炉火纯青的人,才可以达到“平常心是道”的状态。


那我们呢?我们不知道道、也不知道心,更不知道平常是什么。天天就是生灭法,不知道常法;自己就是不平等法,哪里知道平法?


什么是平的?大乘是平的。什么是常?佛性的不生灭是常。



图片


图片



龙树菩萨在《中论》里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这四句偈是不得了的。这就是阿弥陀佛,无生就是无量光无量寿。


“不自生者,万物无有从自体生,必待众因缘。复次,若从自体生,则一法有二体,一谓生,二谓生者。若离余因从自体生者,则无因无缘。又生更有生,生则无穷,自无故,他亦无。”“一谓生,二谓生者”,就是能生和所生。


我们学这些内容,是要很静很静的。天台宗有四个字,叫“止观明静”。心要像明镜一样,一读这些,就照得清清晰晰,逻辑非常自洽。




图片


图片



我们学圆教,知识多有知识多的好处,知识少有知识少的好处,不识字有不识字的好处。因为智能跟文字没有关系,智慧甚至有时候还离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立文字。


在古代,一方面古人智慧深广,但另一方面,像天台宗这样的教法对古人来说是不容易的。识字的就少,识了字能看这么殊胜的教法的就更少。反而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问你:“念佛是谁?”天天就参着这个。


请问是谁叫你修这个法门的?开悟的祖师。只要是开悟的祖师,叫你念佛也可以,叫你念“是谁”也可以,叫你打扫卫生也可以,叫你干什么都行,这里面都含了戒定慧。这就是圆教,一法一切法。


但实际上,教下重不重要?很重要的,否则正法眼藏怎么开显?教的重点在藏、通、别、圆,但教下有没有止观?有没有禅定?有,叫如来禅。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是祖师禅。这就是法身见。法身见从哪里来?还是要靠禅宗的。



图片


图片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请问化身佛有没有法身德?有的。法身的状态是性净涅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虽然我们生灭,但法身不生灭,所以可以带我们生灭的人到不生灭的彼岸。


我们学了圆教的内容,再念一句佛号就不一样了。一念,一切在念。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细小的微尘在念,十方佛土在念,一切有缘众生的世界在念,地狱众生在念,饿鬼众生在念,然后这些众生,因为佛号的缘故,都能令他们生到佛法界。因为一心具十法界,我们就把自心的地狱法界搬到自心的佛法界去。


学了圆教,放蒙山也不一样了。一杯水在你眼里就能变成大海,“唵 錽 錽 錽錽錽”,汪洋大海,波浪起伏,然后《乳海真言》一念,剎那之间就变成乳海,随心所现。而且当你的心变出乳海的时候,鬼道众生就可以喝到,这是非常奥妙的。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如何才能做到无住?||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二集
· 用这个“放大器”把功德变成一亿倍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一集
· 原来我们占了这么多“大便宜”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集
· 处处都是圆教的理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九集
· 助人出家的功德有多大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八集
· 吃的是饭,还是法?||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七集
· 怎么出三界?||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六集
· 这就是圆教的见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五集
· 珍惜当下,进一步超越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四集
· 凡夫怎样相应于殊胜的教法?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三集
· 明白这个之后,念佛句句相应 ||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二集
· 三界的门在哪儿?该如何出去?||天台宗纲要第三十一集
· 哪一个法对我们最殊胜?|| 《天台宗纲要》第三十集
· 这场法会,“大咖”齐登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