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佛弟子,
也要思考怎样才能与其配合、
与其相应。
我们在这里建设寺庙,每一天每一个人的参与,都把它作为对菩萨的供养。将文殊寺当成一个对境,我们心里要有这样的念头:这是在五台山,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文殊菩萨都会知道。
建设寺院也要有诸法空相的智慧,哪怕文殊寺最终建得金碧辉煌,我们也要明白,其实并没有什么寺庙可建。
建筑不等同于寺庙,我们现在没有这些建筑,但这里却已然是一座寺庙无疑。
三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境,我们在这里,因为对境不同、动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随之不同。虽然不会得到什么承诺,但我们却在这个过程中克服了自私自利。
现实世界的最大过患,就是让我们看不到宇宙的真理、看不到真实的世界。我们在这里,通过建设事相道场来建立我们内心的道场,在这个路上体验、思索、挣扎,最终能够活得明白,能够每天高高兴兴地做事情,不再记挂外在的事物,拎得起、放得下。
摘自2017年8月五台山古文殊寺
观看影片《香火》的开示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往期精彩回顾:
你当下就得到利益了,还期待什么以后?——古文殊寺重兴大殿莲花基石圆满入座
本来想比唐僧的庄严,一不小心就入了猪八戒的道——一位出家人眼中的《女儿国》
当一个佛教徒得了流感,他在想什么?——从「病」看「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