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春节期间怎样养生?

2015-02-17 14:09:14 发布:慧日妙顺 人气:1463

防病意识不可丢

春节时正处于冬春交替之际,时而呈现出冬季气候特点,时而又出现春日气候,反复多变,乍暖还寒。因此,人体的生理机能一会儿为冬季收缩型,一会儿又是春季亢进型,需要反复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一旦调整不及,就会使得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下降,极易患呼吸道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年迈体弱的老人和幼儿,更易感染各种疾病。

为防患于未然,在冬春交替之际,凡体弱多病之人、高龄老人、幼儿等,应尽量减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活动,保持室内气温相对稳定,以防止外界气候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和病原菌对机体的侵袭。

精神养护需戒暴忌忧

在精神养生方面,春季养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要热爱大自然,可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踏青问柳,登山赏花,,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春季的大自然相适应,充满勃勃生机,以利春阳生发。

逐渐调整生活习惯

春回大地,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皮肤腠理逐渐舒展,肌表气血供应增多而肢体反觉困倦,故有“春眠不觉晓”之说,所以很多人往往睡得很多却总感觉仍“意犹未尽”。然而,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在起居方面要按照《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述:“夜卧早起”,即要逐渐调整生活习惯,由冬天的晚上9-10点睡觉逐渐改为10-11点左右睡觉,早上要适当早起,这样以助阳气生发。

不要过急减脱冬装

在衣着方面,要注意“春捂”。早春季节乍暖还寒,正是西北风与东南风相互交替的时候,冷暖气流经常呈现出拉锯状态,气候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因此春节时需遵循“春捂”的原则,即使是在天气逐渐变暖的时候,也不要过早、过急地脱掉冬衣。

强调“春捂”是因为人们刚刚度过“冬藏”阶段,代谢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较低。同时,由于受到冬季严寒的激发,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量都大大增加,以维持人体产热的高度均衡;而当春天来临时,随着气温变暖,体内产热会逐渐减少,代谢也随之变化。这时,负责保持体内恒温的下丘脑和体内各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需要经过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调节好。“春捂”正是为了使人在体内产热量降低后免遭春寒侵袭,缓慢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以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仍需坚持运动

在运动养生方面,要按《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之“广步于庭,被发缓行”的原则,加强锻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是生机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象,是外出锻炼的大好时机。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地,玩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取己所好,尽量多活动,使春气升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符合“春夏养阳”的要求。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还能吸收到更多的新鲜空气,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机体更迅速、更准确地调节好体温,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不仅如此,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抵御和杀死多种病菌,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脑、流感、麻疹等疾病。

春节期间饮食要适度
春节期间由于饮食规律常常被打乱,既没有做到定时进餐,也不能做到适可而止,而且食物的结构也不合理,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例如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等。因此,春节要想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就需要注意调整膳食结构,注重合理的饮食搭配,避免暴饮暴食,以健康美味的素食为主。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中医解析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
· 香蕉炖冰糖治常年咳
· 中医盘点--春天吃五谷,给身体充电
· 中医盘点:大白菜的养生食疗
· 冬至咳嗽小药方
· 冬季手脚冰凉养生小常识
· 补气血的“三红汤”
· 中医 七情六欲的七情是指什么
· 冬季泡脚注意事项
· 冬季泡脚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