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他中遇见自己(下)

2015-06-12 14:28:44 发布: 人气:2350
  · 自古圣贤路 其难比登天  · 心灵的阳光来自心量和格局   · 有生命的地方   就需要生命的教育      · 菩萨泪  · 学佛能让人变得漂亮吗?   ·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导读:

“暮春之初,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015年4月26日,于书圣王羲之的故里——山东临沂鸿儒美术馆,举办“纪念弘一大师《在利他中遇见自己》的主题研讨会”,特邀宁波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弘一大师的饰演者、年逾八旬的表演艺术家游本昌老先生,著名佛教导演赵一澄先生,对话主持人刘铭罡先生。
 
老中青三位嘉宾,分享其人生经验,倡导年轻的学子和人们,如何运用佛家的智慧,面对天灾人祸,实现无我利他,把内心的佛性外化到日常生活、客观外境中,从思想、性格、人生格局上提升自信,驾驭生命,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有意义,从而完成生命的自我成长,最终实现自利利他、转凡成圣。

那么,传喜法师对弘一大师的“前世”“今生”的人格魅力及其孜孜寻求家国命运,最终达至“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最高生命境界的一生,有着怎样的解读?
被追问“在路上”的传喜法师,又何以自称是“一报童还是端盘子的”?
游老何以把一次小小的“无常”变成了一场生动的教育课?
“利人不利己”,在善于冲在救灾一线的赵导看来又何以成了“下等”发心?……
 
临沂大学师生、临沂市佛协、企事业单位及艺术界人士600余人与会,近3个小时的互动,高潮迭起,赢得共鸣。
请大家共享这场“真善美”的精神盛宴!
                    ——— 编者



自古圣贤路 其难比登天

主持人:法师非常自谦!常说:他是一个非主流中的非主流,怀揣愚诚,刚才也说一直在做端盘子的工作。我想问一下法师,到了山东,来到济南、临沂等地,您觉得这个盘子端得怎么样?

传喜法师:这是第一次到临沂,特别是临沂大学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除了它单体建筑面积在国内是领先的,而且办学的方法、思路也有新思维,临沂大学的校训:明义、致远、弘毅、锐思,从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临沂精神”,也会想到“独轮车精神”:独轮车推出了一个新中国。

我们中国有句话:忠臣良相必出于孝子之门。在二十四孝图里,临沂就占了七孝,王翔卧鲤的故事也出自这里。

孝也是需要培养的。天底下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父母,了解父母的恩德是必需的。也就是说,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本能,而我们去认识父母对我们的爱却需要一个理智的观察。这种教育来自圣贤教育的启迪。

在孔夫子的七十二贤人中,临沂占了十三位。渊源流长的圣贤文化,才有了“临沂精神”、“独轮车精神”的后世子孙,其实这都是圣贤文化在今天的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来到这里,我首先深受感染、深受启发,所以盘子端到这里的时候,我首先得到了这样子的一个教育。

昨天在甘露寺也跟大家分享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是临沂人,他的书法代表作——《兰亭序》,家喻户晓。这两天“天清气朗,暮春之初,惠风和畅”,正是《兰亭序》里描写的时节景况,所以我们没有从书法的角度,而是分享了《兰亭序》记载文的涵义,让大家一起徜徉在圣贤文化中,沐浴在先人的智慧里,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是一种幸福!
阿弥陀佛!

主持人:您好像盘子都端到泰山顶上去了,为勉励所有的登山者及一切有志善业者, 
传喜法师专门写了一首诗:
   
      致登泰山者
   中华帝王山,拔地通霄汉。
   天街碧霞境,岱庙阴阳间。
   策杖红门始,七千十八盘。
   自古圣贤路,其难比登天。
   但怀凌云志,定得证金仙。
   
在传播正能量、传播善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像登泰山一样很困难的事情,先从法师这儿分享一下,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怎样的,又怎样把这个事情圆满解决掉的?

传喜法师:我们人越做事情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能力的有限,我师父上悟下道大和尚,家里祖上是做御医的,所以他就用医来做比。他说:学医一年包治百病,学医十年寸步难行;觉得这个病都是辩证的,不是那么简单的。

做事情也是这样。我们问题看得还不透时,会发现这个事情很简单;当你去做、身临其境时,发现错综复杂,在这个困难当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自己!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时,你能保持方寸不乱;在逆境面前能保持不怨天尤人;别人肯定时,能不迷失自我、保持清醒的状态:善缘是种种因缘的聚合,在荣誉面前知道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又感恩所有的因缘成就。我觉得保持人生的清醒状态是最难的。
   
古人说,谦虚令人进步,自满令人失败。山都是人爬的,爬任何一座山,当你放弃的时候,山比你高;你的毅力、你的智慧、你的坚持,能够一览众山小,你就比山高。所以,我觉得做人做事情,一定要看清楚自己。

俗语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否则你闭门造车,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做事当中,确实会让我们生命有质的进步,最难的就是征服自己。阿弥陀佛!



心灵的阳光来自心量和格局

主持人:话题又回来了,还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整场的主题是“遇见自己”,最后大家可以慢慢地把自己丢的人再找回来。
赵导除了做佛教文化传播,还做了大量救灾或应急突发性事情,您都会冲在一线,作为一位居士、年轻的导演,您好像也遇到了一些误解和坎坷。这方面您能分享一下吗?
   
赵一澄:传喜法师刚才说的就是“遇见自己”。其实没有一个时刻我们遇见的不是自己,你定义去利他还是利己的事,其实每一刻你都是在做自己要做的事。所以我自己确实体会到的一个窍诀分享给大家,绝对管用、有效,很有名的五个字,叫天空飘来一行字:“那都不是事”。其实就是我们心量格局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在我自己看来所谓的生命成长到底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但不管实现什么样的快乐,尤其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终归会面对无数新的可能性的发生。你生命已有的经验以外,新的经验总在发生,而我们烦恼的原因就是,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容不得新情况和自己已有观念的不同。
   
有一个词说得特别好:什么是接受,接受就是允许发生!你要允许有不同的生命状态发生在你的生活里,这样你的心量格局就打得很开。
   
把一瓶墨水浇到缸里,一缸水全都染掉了,你倒在大海里,根本不存在。所以,心量境界就是这么重要。但是心量境界怎么来的?就像游老说的:是要走出来的。

为什么传喜法师一直走在路上?如果不是这么走,根本碰不到各种可能性的发生,你碰不到,你怎么知道你哪些地方有烦恼,什么地方和自己过不去,什么地方理解别人不够,什么地方你的动机是好的,但没有带给别人温暖。所以这就是经历,无限的经历。
在我自己看来,就是“干”,放开手脚去“作为”。

佛教《地藏经》里有句话: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打妄想,只是能否从这个妄想去觉知到自己内在本有的这种觉悟、光明。

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你才会碰到你不愿意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您发现自己的力量不足。有句话说得好:你推一堵墙,可能推了一百次,墙没有倒,但是你的力量增加了。这不就是最美好的成长吗?

永远不要丧失掉生命成长的这个主题。佛教里叫“不忘初心”,希望获得快乐离开苦,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让自己失去在里面找到快乐的这种可能性。

如果你找不到,一定不是环境的问题,是你自己没有找到快乐的能力。大家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状态:一个事可能三年前过不去的时候,真是个事,那个人、那个事、那段情等,横竖过不去,要死要活,天崩地裂。现在回头看,“那都不是事”,都过得挺好的。你自己的本性里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必须找到快乐这一念,这就是你的初心,不要忘记这一点。

聪明人是不会在任何事情来临的时候,还会让自己陷入不快乐的境地,他一定找到了让自己快乐的方法。就像游老的摔跤,这就是真正具备生命能量的人,也就是智慧的人。每天微信圈里全是正能量,但能否和你的生命发生关联?
   
我自己是个承担不了什么苦难的人,我心想,算了吧,我还是每一步找点乐吧。所以,我干什么事情都在里面一定要找到这个快乐的点。
   
别人帮助我,对我来说是个快乐的助力;别人拆我的墙脚——太好了!我的墙脚都能被那么个事拆动的话,说明我发现了我的软肋,太好了!我还能为这个人、这件事去牵动我的负能量,太好了!

不通过这些,我怎么发现我还能够去完美自己呢?所以最美的事情是,别人打你左脸,你赶紧把右脸伸过去!打一巴掌,他如果能乐,他乐了,你也乐了,不就是一个巴掌的事吗?“那都不是事”。一个巴掌是个啥事呀?如果他再挨你两巴掌,他也很快乐,你也很快乐,那再打回去也没关系,但是不要失去自己的快乐,这是核心。很现实吧?谢谢。


主持人:这得多高的境界呀!
 “啥都不是事”,在佛教里有个说法叫“无我”,所以“利他”前面还有个前缀,如果没有这个“无我”,“利他”可能就变成赵导说的“下等人”,可能会不快乐。这里一会儿苦、一会儿乐的,我们对佛教还是有很多误解,到底是苦是乐,请法师来开示一下。

传喜法师:现代社会都追求物质发展,追求占有的东西越多代表越幸福。我们看到微信里也说:你拥有非常名贵的床,却不一定拥有好的睡眠;你能吃到108道满汉全席,但不一定有好的胃口。人生快乐痛苦,境界、格局很重要。痛苦来的时候,你能看到这个痛苦里面对你还是有建设性的,你在痛苦里汲取到了成功的垫脚石,这就变成快乐了。
   
就像以前的路面都是石头铺的,每次走磕磕绊绊的,觉得路怎么这么不好走呢?后来医生说:脚底按摩,有利于健康。再走在那个路上,就觉得很幸福了,把它当脚底按摩了。
快乐、幸福,来自于我们的心态、格局。

佛教说,法无定法。弥勒菩萨有这个境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好多名人都唱过,《唐山大地震》的结束曲就是这首《心经》。弥勒菩萨,也有一个波罗蜜,叫《忍辱偈》: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气,我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这知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种做人的境界是一个高度,我们向这个高度去看一看,有时不是一下子就明白的。佛教的很多词语,包括我个人出家20多年,有时还在消化呢。你只要去消化、去研究这个课题,它永远给你带来一种正能量,这种能量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你。

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无理也得找点理,佛教叫有理瞋,有的有道理发脾气,还有一种没道理也发脾气,叫无理瞋,你只要瞋就失败了。游老、赵导都给大家示范了,你能保持着生命的那个阳光状态,不被心灵的黑暗所吞没,你就是世间最快乐、幸福、成功的人。
阿弥陀佛!



有生命的地方 就需要生命的教育

主持人:法师对快乐作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开示。
正好我记下了,弘一大师的一位好友——夏丏尊先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说:夏丏尊有一天,想请弘一大师吃饭,就带了一盘菜。弘一大师吃到这盘菜的时候,他描写了他的那种状态,这菜的名字一听,就知道颜值特高,叫“莱菔”。

我说这肯定是一名贵的菜,要不然怎么会吃成这样?夏先生描写道:弘一大师变色而作,突然脸上就变得非常喜悦。好像是一场盛宴哪!“丁宁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子夹起一块莱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莱菔”是什么山珍海味?在座,有知道的吗?好,我查了一下,“莱菔”—— 即萝卜,人到了这个境界就是真正的快乐。

像法师和赵导讲的,就是内心的喜悦,由内而外地出来了。不会再被外在的这些世俗的物质的东西所干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渴望佛法了。有的找到传喜法师的寺院,待了几天后,感受到了一种豁然开朗或脱胎换骨的体验。

下面来看一段慧日禅寺的小片子,看看这个寺院的环境,他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播放视频《慧日禅寺》)
 http://www.chuanxi.com.cn/Video/Album/7700

主持人:不到现场,很多信息难以体会,比如甘甜的泉水、幽静的环境,还有偶尔传来的孔雀的叫声等。但有些人,他去不了,比如说监狱里的犯人,那您能谈一谈,为什么一个法师会到监狱里去,好像在国内还是首次?

传喜法师:佛是印度话、梵语,中国话的意思是“智慧、觉悟者,觉悟者的行为达到圆满”,这几个意思合在一起叫“佛”。我们人间最匮乏的资源就是觉悟,我们最委屈的就是, 被生下来  100% 的脑细胞来到人世间,最后98.5%的脑细胞根本没用过,都在睡觉,然后又被推进火葬场烧掉了。

这是人间最大的浪费。这比一盘子饭只吃了两口,就倒掉了,还要浪费。在这个资源匮乏的时代,最大的匮乏就是我们的智慧。

当然,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只要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我们佛性的觉醒。那些失足青年 —— 是我们长辈的孩子、我们年轻人的兄弟,失去了自由,在大墙之内更需要这种智慧的苏醒、佛性的觉醒。无论是孟子的“人性本善”,还是有人提出的“人性本恶”,总之,人的善恶是不定的,佛教里说:“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正因为“不定”,教育才显得那么神圣伟大。

如果临沂大学课堂里,需要智慧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大墙之内的失足青年,同样需要圣贤文化的安抚,来自社会善意善良的关怀。

我很有幸获得了这样的机会,前几天到山东某监狱,面对一千多服刑人员,给他们演讲。特别监狱长还说:新监狱快要落成了,但是来不及在一个大礼堂把四五千人都集中在一起;这次就捡一些重刑犯,无期徒刑、免减缓的,那些戾气较重的来听,很多是两次三次进来了。就是说,由于心灵的迷失、行为的错谬,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制造了痛苦和伤害,他自己也成为身心的受害者。

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我并不比你强多少。首先,我尊重他的人格、维护他的尊严,以平等的心态,来共同面对圣贤,共同来分享“为什么要做一个戒恶修善的人”,而不是对他说教。所以三四个小时下来,从怀疑、从局外人,慢慢慢慢,我们合成了一体;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那种相互理解,甚至在他们的脸上绽放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向这个社会、外在,敞开了他们闭塞的心灵。

所以,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智慧的启迪。今天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人生当中最大的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将伴随我们生命的始终。

信仰,是一个具有生命终极意义的话题,会伴随着我们的生命转凡成圣。佛教是人体生命的科学,也是我们生命终极的道路。所谓人往高处走,是“往高处走”的一种科学。

我们主持人给我机会,让我给大家汇报监狱当中的这样一个经历,愿佛教的智慧、光照在各个角度。阿弥陀佛!



菩萨泪

主持人:《菩萨泪》这首歌,是慧日寺的出家师父们共同创作的,由知客师善济师父作词、智坛师父演唱,霍尊作曲,目前网上的点击已过千万。刚才我们讲快乐,但是菩萨为什么还会落泪?我们来听一下。

(播放《菩萨泪》)
http://www.chuanxi.com.cn/Video/Album/7336

大家都觉得学佛的人善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通常说的善良和佛教里面讲的慈悲是不是一个概念? 还是把这个专业的问题交给法师来解答一下。
   
传喜法师:善良有时候来自我们的一种本能吧,所以孟子说“人性本善”。当他有一次看到邻居家在杀猪的时候,他体验到了猪的痛苦、挣扎,所以他就很不解地问:妈妈,猪活得挺好,为什么要把它杀掉呢?妈妈就趁此机会教育他:因为你要吃肉啊!所以就启发了孟子心内的那种善良、恻隐之心,对众生不幸遭遇的那种同体感觉。

慈悲,是在生命善的本能上的一种理智、一种坚定的坚持。所以,慈悲是一种选择,慈悲跟善良之间有共性,但慈悲是理智的结果。我们如果没有理智地对自己提升,善良有时会很快泯灭,甚至不在智慧指导下的善良,有可能还会被别人利用。

但慈悲不会,慈悲是一种坚定、一种智慧的善良的状态。比较标准的来说,慈是给予别人乐,悲是拔出别人的苦。佛教里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与乐的对象是不分的。就像孔夫子教学生,有教无类,这也是一种慈。对所有众生关心他们的命运,这是一种悲。

所以慈、悲,更具有高度,它是一个智者、一个圣人的一种生命的情怀。假如善良是所有人共同具有的话,那慈悲是只有智者、圣人才具有的一种特殊品质;但它来自于善良,通过理智规范、坚定修炼,最后达至的一种生命格局、一种高度、一种升华。
阿弥陀佛!



学佛能让人变得漂亮吗?  


 主持人:好,感谢师父。现在到了最后提问环节,因时间有限,只能选几个主要问题。刚在分类的时候,浏览了下,其实很多问题,大家可以去网站、博客上搜到,师父以前开示过。
“学佛能让人变得漂亮吗?”这个问题大家比较关心,学佛的颜值会让你提高吗?会让你变成男神女神吗?
大家看下,学的比较好的,颜值都是非常高的,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讲了,可以抢答。

传喜法师:刚才似乎绕了一大圈,答案没给出。那我很简单地告诉大家,学佛因为你的心灵改变了,心就会决定相貌,因为相由心生。

我以前妈妈生我以后二十多年,我都是单眼皮,但学佛之后现在变双眼皮了。我以前很郁闷很纠结的时候,找到了佛教,心开意解,发现我胸口这里长出了一颗红痣。当我宣传佛法、推广佛法,到处讲给别人听的时候,我喉咙这边又长出了一颗红痣。
这是可以看得见的,这就说明改变了。我们学佛的人,肯定相貌会越来越美丽,而且学佛的人,肯定会像我们游老这样健康长寿。

主持人:我们还关心自己怎样能更有智慧,赚钱、工作等都要靠智慧来解决。那怎么去开发那些沉睡的脑细胞?有部电影叫《超体》,您还专门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

传喜法师:佛教里有非常简单直接的方法,为什么我们脑细胞处在休眠状态?就像我们的手机,如果你开不了机是因为没电了。我们人,脑细胞在那里,是没有足够的电启动它。为什么这个电量不足?因为我们有漏,把电给漏掉了。

佛教讲“戒定慧”三无漏,先把“漏”给堵起来。一个人如果做坏事,害人害己,你生命的“福禄寿”肯定就耗失掉了。把这个给“戒”住,“戒恶修善”,然后一个人有“定”力,方寸不乱,在定力中还能够超越境界。

比如看电视,一打开你看到血腥恐怖,想看轻松的文艺节目,怎么办?你要转频道。同样,我们人生遇到苦难了,现在在痛苦当中,你要学会怎么转频道、怎么自我调节。

甚至,我们人生最大的缺憾是有生老病死,你怎么在生命当中找到能超越生老病死的这个频道,这个不生不死的、永恒的,这就叫智慧。请问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有没有不生不死的?有。

如果找到了不生不死的,你会发现生老病死只是过程、只是风景、只是境界。这个学问就是儒释道的核心,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现在我们说要实现“中国梦”,也就是要找到这个核心文化,甚至这个核心文化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我们叫明心见性之道。在“戒”、“定”的基础上,最后发“慧”,了解每个生命当中的佛性,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有了不生不灭的智慧高度,再来看一切事,就像我们赵导说的“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你就能够驾驭境界,甚至可以超越。
“戒定慧”三无漏学,在我们佛教里有非常详细的修习方法。
阿弥陀佛!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主持人:虽然知道“那都不是事”,可还是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道理上明白,习惯改不了,游老给大家分享一下。

游本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上世纪50年代,我在清华大学给学生排了一组毕业剧目,当时蒋南翔校长看了非常高兴,说让他们演一个月,对青年进行教育。所以这个方法没有什么神秘,我们就用方法,就是要把这群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现在我们能进行的这场演出,就是一个证明,一切都是可以学会的。排练过程,就是克服个人的习气。所以我极力地去除大家各种习气,比如表现自己、拿腔拿调、装腔作势、假门假势,这些是丑恶的东西。

其实每个人都在监狱里。外在的监狱是犯人,你内在的心灵、你的烦恼就是你的监狱。“小人长戚戚”,“戚戚”就是囚犯相。不要被自己心里的烦恼、心里的牢笼给罩住了。

《弘一大师》第六版加了一句:“今日方知心是佛”,这是弘一大师最后的一种悟见,与“悲欣交集”是一致的、相呼应的,心是佛,莫向外求。你解放了,掸掉你心灵上的灰尘,心静自成佛,你就美了。

前几十年,我演了好几十个坏蛋,因为我出身不好,我也自认为不能红,顶多是粉红。我觉得自己不够入党条件,自惭形秽,一辈子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最后悟到了,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广修供养、忏悔业障。

几十年的运动我竟然活过来了,因为我一直在忏悔业障、自我解剖、自我批判:“我不对,我不好,我有专家思想,我有成名成家思想,我有个人英雄主义”等,夹着尾巴做人几十年。我没有欠人情账,我没有资格去整别人,我不好意思打小报告,我没有这个条件,只有被人害,被人害我就自己解剖,我自己深刻检讨、认错。

“江南活武松”盖叫天老师,说过:说你不对、说你不好、说你不行,“不”字底下有个“对”,“不”字底下有个“好”,“不”字底下有个 “行”,去掉了“不”,你就“行”了!所以每个人自己向好,凌云之志,要做一个好人,你“向好”就行了! 

每件事情都有二分法,喜乐、悲欢,这就是济公那张脸,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告诉你人生就是阴阳,就是平衡。

所谓命运在自己手里。我们看到传喜法师这样的相!这就是证明,这就是证明给你看。佛菩萨像给你看,那是泥塑木雕的。像济公那么丑,老百姓还是喜欢他,为什么?心灵美,菩萨心。所以管好自己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共享。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再问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佛法这么好,开发脑细胞、颜值高等,我怎么学?众生根基不同,我怎么选,应该从哪个法门入手?

传喜法师:这就讲到为什么学?
我个人没学佛以前就跟大家一样,精气神没有,年纪轻轻的,每年冬天都要生冻疮,手脚、耳朵,凡露出来的部分都冻烂,怎么保暖也没用,为什么?六神无主。

一个人虽然活着,六神无主,没有心灵的这种自我回归。为什么要学习圣贤?圣贤说,每个人都有心,每个人的心都是佛性。我们没找到自己的心,自我是迷失的状态,自我迷失是最大的痛苦。一个生命如果自我是迷失的,自我是个行尸走肉,怎么会不痛苦呢?

“南无”,就是回光返照。中国有个特殊的法器是“如意”,我们常说“祝您吉祥如意”,“如意”是回头如意,“回头”是回光返照,找到自我。不管儒家、道家还是佛教,“如意”是三教的一个共同表法,它是一个道具、一种提醒。“回头”的人,找到自我就会如意。

我们今天的主题,为什么叫“遇见自己”?孔老夫子说:一个迷失的人如果闭门造车的话,没有好结果。自我迷失的人,胡思乱想,不如读圣贤书。你胡思乱想、上网、打游戏,不如出去做点好人好事,在利他中,会充实自我。自我充实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好的我。在培养好的“我”中,还会发现更高的状态是“无我”,生长了智慧才能超越“我”的狭隘,才能“无我”。

现在第一步是要找到“我”。我们的问题是,现在自我迷失在境界、金钱、感情中,这是我们凡人最大的痛苦。怎样让这个“我”回光返照,找到“我”,最后把这个“我”“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神圣的我、超越生老病死的我、永恒的我;“在亲民”,在做好事,你去帮助别人,你发挥了自己的正能量去实践;“在止于至善”,你能够保持自我光明的状态,又带领别人进入光明的状态,这叫至善之道。

前面明白了,后面所有的儒教的精华你就明白了,“四书五经”讲什么明白了,道教怎样修身、修炼精气神 : 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你也会找到入手的地方,佛教的精华你也明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你就找到了,这时你就会感恩:原来父母慈悲,生了我这个身,然后圣贤还给我这个身里装灵魂,圣贤也像父母一样啊!

中国人说三个好人:父母、老师、医生。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解我们生命的迷惑,传灵魂中的大道,每个人都有心,有心者皆当作佛,这是老师给我们的启迪,所以除了感恩父母,还要感恩老师,要知道圣贤思想在哪里。其实就是让我们能够立起腰杆做人,在天地之间我们是一个人,能体悟大道,与天地共参,“天地人三才也” ,能够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阿弥陀佛。

  
主持人:法师刚才的话让我特别有感触,这个“精气神”从哪来,我觉得回答得已非常透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你把这个根找到了,就是习大大说的“中国梦”的根与魂。
有了这个观念,会让你我特别珍惜每一次相会的缘分。佛经里也讲到人身难得,有多么难呢?就像一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大海底下,法师,它五百年浮上来多少次?
 
传喜法师:五百年浮上来一次,在汹涌的海涛里还碰到一根木头,这个木头板中有个洞,这个瞎眼的乌龟五百年浮上来一次,正好这个头就钻在这个洞里,我们获得一次人身,就如同这个瞎眼乌龟遇到这个洞的机率一样。

主持人:多么难得!还有一句叫“佛法难闻”,今天我们这么荣幸地请到了这样三位大德聚在这里,来跟我们分享他们生命的体验。最后,请三位嘉宾给现场、网络直播的所有观众、天下所有的众生一个祝福。先从赵导开始吧。

赵一澄:祝愿国家兴盛、民族富强、大家开心!
今天我个人特别荣幸跟大家有这样一个结缘,因为台上的这两位:一位是佛教里的僧才翘楚、人中之宝!一位是人民艺术家,人中之宝!我自己特别被抬爱,在台上向两位老师请教。

台下的每一位,都是在生命中践行自己离苦得乐之道的人。我自己在台上用3个小时,在座六百多人每人用3个小时陪我度过,来给我鼓励,我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最后,就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无限地拓展自己的心量格局,去追求生命中各种各样可能性的成长。如果我们的视野只是一天(昨天、今天、明天),就像一生一样(过去、现在、未来),只认为自己存在这么短暂的时空的话,你的烦恼感一定会强,因为你就会认为每件事都太重要,但如果你知道:生命的宽度、广度、深度,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短期快乐、中期快乐、长期快乐形成最有价值的布局。

就像项羽:剑,不学一人敌,要学万人敌。随着你自己心量格局的扩大,你一定会发现生命中有无限的可能和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游老。

游本昌:其实无论你做什么,因为你也是众生,你也自在其中;为人民服务,你是人民,你也是被服务者。实际上利他必利己,损人必害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不要作茧自缚。
 
传喜法师:九华山有位肉身菩萨,是“文革”之后的第一位肉身菩萨,他留在人间一句话: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有个人死了之后到阎王那里,阎王说:你不要委屈,我再给你一次做人的机会,你选,是让一万个人服务你还是你服务一万个人。他说:我肯定要选一万个人服务我。结果死了之后,见了阎王特别后悔,因为他做了一辈子乞丐。阎王说:如果你服务一万个人,你就是皇帝;一万个人服务你,你就是乞丐。他选错了。

今天在场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因为在启发大家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最大的被启发者就是我们自己。

今天我们的相遇就像这暮春的花朵,繁花缤纷,也像这朵花瓣擦肩而过,但希望今天这个花瓣的芳香伴随着你的心灵,在你的心中永远留有那一丝香味!
阿弥陀佛!

文字编辑  妙德   网站图片
2015 山东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在利他中遇见自己(上)
· 清净心供佛
· 《华夏之源》第三篇章——皈依永恒
· 《华夏之源》第二篇章——超时空的生存智慧
· 头面接足与佛相应
· 每天多进步一点
· 《华夏之源》 第一篇章——闻慧入大道
· 能量缺乏只因我们的贪欲太膨胀
· 正确的皈依发心
· 看似无情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