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双孩共责起邪思,父母惊闻鬼怪疑;
欲起干薪烧绝患,佛言得度即今时。
又云
生死关头岂可疏,升沉路异自心如;
邪思罢道招愆堕,恰似沙中树静虚。
在印度憍萨罗国的舍卫城外,有一个山村,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村中有一贫户,娶妇结婚不久,就生下一对男孩。这对双生兄弟的相貌,端正庄严无比,父母非常喜爱,一个取名叫「双德」,另一个叫「双福」。
在双德与双福出生将满两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他们的父亲出外牧牛未归,而母亲要到山中拾取干薪,就把两个婴孩放在卧床上。
这时,两个婴孩彼此自责。一个说:「前世我出家修行,本来快要得道了,可惜一时痴心妄想,以为我寿命会很长;还俗享受五欲之乐一段时间,五、六十岁再来出家修道还不迟。哪知,人命无常,罢道还俗之后,天天为家务而忙碌,未能如愿再出家修行,因此退道而堕落于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解脱。
那时,我如果修行不退道,现在也不会遭受流浪生死的痛苦。如今出生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睡的是不暖的蓑草,吃的是不好的粗菜饭,只能够勉强维持生命。像这样下去,日子久了,不知道要怎么过生活?这些痛苦,都是前世恋慕富贵,放身散意,贪受须臾快乐,从此长途受诸痛苦。自作自受,如今忧恼,当何恃怙?」
另一个婴儿答道:「我前世出家修行,不堪忍受小小的困难挫折,就罢道还俗,至今数世,仍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惨遭各种苦难。我回忆所受之种种痛苦,都是自作自受,自己耽误害了自己,要怪谁呢?事到如今,除了忍耐,逆来顺受,还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婴孩正在烦恼自责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刚好回来,听到婴孩们所说的话,非常惊讶,怀疑这两个小孩是鬼怪。于是商量说:「趁目前他们还年幼,及早把他们除掉,免得将来后患无穷。」于是,父亲立刻外出去取干柴,母亲问他要做什么?父亲说:「把这两个婴孩烧死,以绝后患!」母亲听到这话,于心不忍,劝阻丈夫不要这么做。
第二天,夫妇同时出去做事,回来的时候,又听到双德与双福两小孩和昨天一样,彼此在自责埋怨。因此便下定决心一同收集干薪,要把两个小孩烧死,以求平安无事。
这时,释迦世尊以天眼观察,知道这对婴儿即将被火烧死的事,即现身在村中,放大光明,大地震动。佛陀的毫光照耀到山、川、树、木,一切都变成黄金色。
佛陀来到双生婴孩的家中,两个婴孩见到佛陀的金色光明,欢喜踊跃。父母见状均感惊讶,各抱一子来到佛陀的面前,请问世尊说:「佛陀!这两个婴孩出生未满两个月,为何会如此说话?我们觉得十分怪异,深恐会招来灾祸,因此准备把他们烧死。不知他们是何等鬼魅?敬请世尊慈悲开示。」
佛陀说:「这两个婴孩并非鬼魅,而是有福德的孩子。」两个婴孩见到佛陀,非常欢喜。
佛陀即为他们述说这对婴儿过去世的因缘:「过去迦叶佛时,这两个婴孩就已经出家当沙门。因为他们幼年时是好朋友,志同道合,同时出家修行两人均能精进用功,但临当得道之时,忽然动了邪思妄想,因而退道还俗堕落,不能得到解脱,从此长期沉沦于生死苦海中。
他们两个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均投胎为双生儿。这次出生,其罪将毕。因为过去曾经修行供佛,有此因缘福报,所以出生后即识宿命,今当得度。我佛陀就是要来拔度这两个婴孩,如果我不来救度,他们将会枉受烈火烧死。」
诗曰:
贪恋世乐享须臾,罢道还家作凡夫;
退堕长沦生死海,皆因动念起邪愚。
补充说明
FORIQINGLIANG
一.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有因缘得闻佛法,当勤精进不退,竭力修持佛法,以期解脱成就,得证圣果。否则,沉沦生死苦海,永无解脱之期。
二.佛教之僧众,按照戒律可自由出家与自由还俗。但出家与在家的身分和责任不同,必须分清楚,不可混乱。出家众,是三宝之一的僧宝,以住持和弘扬佛法为其职责;在家众,即称为三宝弟子,是佛教的拥护者——居士。
三.出家修行的人,志在广利人天,为十方诸佛菩萨、诸天护法所共赞叹,功德无量;如有搬弄是非,毁谤出家僧尼的人,即为诸天护法所共诃责,其罪业无量无边!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