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揭鸟因毛祸猎刀,牦牛爱尾命难逃;
蜂酿蜜后身先死,财宝积多枉苦劳。
因
果
FORI
QINGLIANG
有一位长寿道人,他的家财无量,却不是为富不仁;他经常散财布施,做救济贫穷与拔除众人之苦的善事。
他有一位知己的朋友,看到他克勤克俭的聚财,自己却没有一点享受,把辛辛苦苦得来不易的家财,尽拿去布施供养三宝与救济贫困的人,深深地为他可惜,便对他说:「你把家财拿去供养三宝,做布施救济的功德,似乎做得太多了吧!」
道人回答说:「不多!不多!我听闻到佛陀的教法,都谨记在心,不敢一日有所忘失。佛说:『人自从无始以来,在六道轮回中,遭受生生死死往来的痛苦,其日子多得难以计数。』如果以此计算,我现在所做的布施,平均一天还用不到一文钱,这样还算多吗?
佛陀说:『假如有人能够得到普天下的一切财宝,尚不如听闻一句佛法的宝贵。』我深信佛陀的慈训,所以广行布施,救济困苦。因为积聚财产不但不能够了脱生死痛苦,而且还会因财惹祸。既然如此,不如尽将家财布施做功德为妙。」
长寿道人接着反问他的朋友说:「你有没有听说深山中有一种揭鸟,牠的羽毛非常美丽,所以特别爱惜它。万一被杂草或其他的东西粘住,牠便不敢轻举妄动,深怕损伤了美丽的羽毛。结果,往往因此而轻易地被猎人捕擒;不但美丽的羽毛被拔掉,甚至性命也不保。揭鸟为了爱惜牠的羽毛而遭杀身之祸,爱财如命的人,与此揭鸟有什么两样呢?牦牛也因为爱惜牠美丽的尾毛,而被人所杀。
世上有不少痴人,只知道拼命地敛财,贪得无厌,却不知道祸难日近,倘不及早觉醒,无常一到,则『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此时,所有的财物尽皆变成他人享用。既然如此,不如在生前广种福田,免得后患无穷。」
无
常
FORI
QINGLIANG
道人又说:「有些亲戚朋友们责怪我散财布施,不留些家财给子孙。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用不着我们操心。
我再说一个譬喻:蜜蜂天天飞去采取花粉蜜,辛辛苦苦地酿成糖蜜,作为幼蜂的饲料。结果偷蜜的人用烟火熏灼,把蜜蜂统统驱离蜂巢,不但被偷去了全部的蜂蜜,并且连窝巢中的蜂卵也被杀尽。蜜蜂的酿蜜召祸,与人类的积财召患,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之所以散财布施,远离色欲,就是为了远离灾祸。世人日夜奔忙,劳心劳力,全部都是为了钱财。要知道人生无常,一旦命尽逝世,所有的财物,丝毫都不能够带去享用。如果为了营求财物,而以不法的手段取得『不义之财』者,这个罪业,更是无可逃避的。这个人死后,不但会在恶道中受诸剧苦,将来还要偿债,还尽人家的财物,并且连其利息,也要依照年代付清,所受的业报越慢,果报越加严重。」
长寿道人更郑重地说:「人生在世,好像乘坐一条泥船在河中,泥船碰到水,很容易坏掉,那是非常危险的,应该换上竹筏渡河。」(竹筏:比喻佛陀所说的种种出苦善法。)
长寿道人又警惕大家说:「人身好像泥船一样,人命无常危脆,朝不保夕,应该要好好修行学佛,亲近供养三宝,布施、救济贫苦,广种福田,别让宝贵的光阴空过。」
诗曰:
悭贪获报苦贫穷,布施修斋福德丰;
善恶随形追本影,升沉路异自心通。
补充说明
一.本故事所说的法义,详载于《三慧经》中。
二.佛经中常常谈到一些守财奴,因为没有种福田,又放不下财产,所以死后堕落在畜生道中,变作猛犬、毒蛇,日夜守护其藏物,不能解脱。
三.布施是菩萨六度之首,广行布施,才能够圆满福慧。如果没有施舍种福,很可能会因此而丧失人身,或者出生于贫贱之家,甚难解脱痛苦。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