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
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
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后,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石」而已!邻居住有一位老人,他虽然不是佛教徒,却知道帮助他人完成建寺是一件美事。于是,即将他的镇家之宝——捣衣白石,乐捐出来赞助建寺,使庄严的佛寺得以快速完成。
这位老人临终之后,上升到「忉利天」去,住在七宝所成的宫殿中,有很多天女侍奉他,享受自然的天福妙乐。
时间经过很久,那座庄严的佛寺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变成废墟。而那块捣衣白石,当然也埋没在地下了。
后来,有一个农夫在废寺的荒地上开垦。当他驱牛犁地时,犁头却碰到地基石,妨碍到他的耕犁。于是,农人想找人来帮忙迁移这块石头,以免妨碍耕作。当农人刚开始兴起移石的念头时,天宫却忽然摇动起来。
因为天宫震动,使得天人感到惊讶,想查明震动的原因,随即用他的天眼观察,知道是下界(人间)废寺的荒地上,农人想要移走他从前布施的那块白石而引起的。
天人心想:「我因为布施那块石头,无意中得生天上,享受天福;如果那块地基石被农人掘掉移走,就会损害我的天福,我应该要自救,阻止农人移动这块基石。」
于是,天人就变化成一个老翁,来到农夫的面前,问道:「你为什么要掘掉这块石头?」
农人回答说:「这块石头在这里,不但阻碍我的耕犁,而且减少收成。为了多求一点薄利,多做一点耕种,而多得一点收成。所以,我决定要把这块石头掘掉,增加我的耕地。」
老翁说:「你开垦这块荒地,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我送给你黄金五百两,请你保存这块石头,不得移动它,你愿意吗?」
农人听了惊骇万分地说:「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黄金。您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如此关心这块石头呢?」
老翁即变回天人之身,告诉农夫说:「我以前也是本地人,这块荒地就是古代的佛寺。那时,因为邻居正将兴建佛寺,全部材料都筹备齐全,但缺少一块平石,作为木柱的地基石。我因而把祖先留传下来视为至宝的捣衣白石,毫不考虑地捐出来建寺。真使我料想不到,布施一块石头建寺,竟然会有大福报,使我上生天界,住在七宝所成的天宫,享受天福妙乐。今天早晨,我的天宫忽然震动,我觉得奇怪,就以天眼观察,知道你动了心念,将要掘掉这块地基石。这块白石是我生天的根源,如果被你掘掉,会损害我的天福,所以我特地前来阻止你,不要移动这块白石。」
农夫听闻了天人的话,向他合掌,并且感谢他说:「原来此地过去是佛寺,今日尚且为天人的福田。我为了贪取薄利,差一点就犯了大罪过!现在既然知道了,绝不敢轻举妄动了。」天人听到农人这样说,非常欢喜,很安心地返回天宫去。
农人思惟道:「从前人之行善,仅发心布施片石,助人修建佛寺完成,因此就得生天的福报。如此稀有肥美的大福田,播下一棵种子,就能得到收成无量万亿倍的福果。我是农夫,应该要好好经营这块福田,更应该要刻骨铭心,永志不忘地牢记。」
于是,农夫逢人就宣说「施石生天」这件事,大家很相信他的话,知道修建佛寺,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因此大家发心广种福田,不久以后,就把庄严的佛寺重建起来,宝塔巍然,屹立云表。
诗曰:
兴修佛寺德无边,片石能邀享福天;
若有至心真施供,当生极乐证金仙。
补充说明
一.这个故事,出于《福报经》及《经律异相》中。
二.忉利天一昼夜,抵人间一百年。此天的天人可享天寿千岁,就是人间三十六万五千年。
三.布施修建佛寺,能得到如此大福报,我们应该要广种福田,共证菩提佛果。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