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PART 01
信仰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虽然我们都是佛教徒,但是很少人会知道“佛教徒”这个身份是怎么来的。佛教徒不是血缘关系,也不是民族关系,更不是利益关系。佛教的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理性的选择。这种人类的智慧,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地默默等待着每一个有缘的人,实际上我们信佛就是这么来的。
出家人或者佛教徒他是很理性的,他的信仰是经过深刻思考的,哪怕父子一起学佛了,两个人在佛法上的见地有可能也不一样。
像我们共住在寺院里面,彼此之间就是纯粹的信仰关系,不是因为血缘的关系,所以佛教团体不会有徇私舞弊的。佛法不单单不依赖血缘,甚至私情对于修行还会有妨碍。因为佛教本身是一种真理,佛教的信仰本身是理性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地面对它,然后用法来调御自己、修正自己就可以了。
世俗上来说叫“头上三尺有神灵”,对于我们来说,佛陀跟每一位佛子都是很直接的关系,而且法也是公开的,我们只要生活在这个文化情境中,身心在里面长养着,在智慧的熏陶下,就会产生一种生命体验。佛教是有生命体验的,有一种修证的关系,所以它有转凡成圣之妙。
PART 02
时代风云之下,
他们担起了保护中华文明的重任
圆瑛法师(左)与明旸法师(右)合影
同时,佛教也有它自身的法脉传承。我最早是在上海跟随上明下旸大和尚受三皈五戒,开启了学佛之路。明旸大和尚是圆瑛大师最主要的弟子,圆瑛大师的圣诞日是五月十二,圆寂日是八月十二,明旸大和尚为了纪念恩师,他一个月中只在“十二”这天授三皈依,所以我的皈依日子也是十二。
今年是圆瑛大师圆寂七十周年,他老人家也是新中国第一任佛教协会会长,全国佛教界都在举行大型的纪念活动。
7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办纪念圆瑛法师圆寂七十周年座谈会。
7月28日至30日,“天童眼目 渊默雷声”圆瑛法师圆寂70周年纪念活动暨“之江问道”圆瑛法师爱国爱教思想学术论坛在宁波天童寺举行。
9月19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上海市佛教协会协办、上海龙华古寺和圆明讲堂承办的圆瑛大师圆寂70周年追思赞颂纪念系列活动在龙华古寺举行。
9月25日至27日,“圆瑛大师与宗教中国化论坛活动”在大师故里福建古田县盛大开幕。
从修行的知见上来说,圆瑛大师穷其一生研究、弘扬《楞严经》。《楞严经》既能够开智,也能够降魔,是住持佛法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所以他老人家在自己的修学和弘法事业中,自始至终把《楞严经》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这是他佛教修学的见地。
从社会责任感上来说,他老人家遇到的时代,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撞,甚至被否定的特殊时期。这些高僧大德们用生命一次一次地担起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因为他们知道人类失去传统文化的呵护之后,道德观念会不断滑坡,会有层出不穷的灾难降临。千百年来,精神的食粮、道德的修养像北斗星一样,定位着人类文明。人不可一日不吃饭,人也不可一日无精神食粮。正是因为看到了佛教对人类、对国家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选择了奋力保护。
印光大师、弘一大师都讲到,“爱国必须念佛”。回归正觉是佛教徒爱国的具体方法,我们通过慈悲来消弭这世间的暴力,通过修行来稳定世界的乱局,这是佛教徒修行的一种功德力,也是佛教的文化自信。
PART 03
以无我的勇猛来做利益民族的事业
圆瑛大师自始至终是有文化自信的。他不是狭隘地护短,实际上他是“护长”啊!三宝是社会之长、民族之长、人类文明之长,三宝是人类文明的高地啊,他呵护的不仅仅是佛教,呵护的也是我们民族、国家的文明高地。纵使社会更迭,但是信仰家园不能失。
我们要去理解这一代大师他们所努力的,正如圆瑛大师常常提到“无我”“物我两忘”,那为什么还要守护佛教呢?这就是以出世的情怀,以无我的勇猛来做利益国家、民族的事业。在我们中华文化里,这就可以称得上“英雄”啊!“士不可以不弘毅”,这种“士”的气节,他不是为了自我,他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人类文明大义之所在。
悟公上人(左)明旸法师(右)与传喜法师(中)合影
圆瑛大师是我师父的受戒羯磨阿阇梨,我师父也紧随其后,在抗战时期响应号召,担任宁海佛教救护团的副队长,冲在前线,保家卫国,救护伤员。
在那个年代,这些高僧大德们要坚定个人的信仰都已经那么艰难,还要守护住这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维系着这个文化传承,是多么不容易。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种爱国、爱教的教育,会触动我们的神经、细胞,让我们珍惜今天的信仰,好好修行,忏悔罪业,修福修慧,产生一点正面的功德,能够护教,能够弘教,能够爱国,能够为社会的进步而尽一份佛菩萨、三宝的力量。
PART 04
为社会进步尽三宝的伟大力量
我们在座的想想看,我们建庙、听经闻法,实际上是让大家找到一种温度,来给我们的生命加油。如果我们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民族危亡、国家危乱,我们还能保住出家人的形象吗?
我们稍微想一想,看看前辈们那种佛教的受用、坚定的信仰、文化的自信,我们现在是比不上的,就会有点惭愧心。我们在和平的天下,一定要树立起对佛教文化的正确认知,树立起真实地受用,用身口意去践行佛陀的教法。
几年来,我们在复兴这个古道场,看起来建的是物理空间,实际上建的是心灵的世界、是精神的家园。心灵世界、精神家园是什么?为什么佛陀极乐世界在等我们?为什么地球上有文殊菩萨在五台山等我们?这是我们每天一边劳动一边思考的。
如果只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后天理性思考,不能把智慧作为生命的支点,我们是跳跃不出轮回模式的。轮回的源动力就是自私自利,就是贪嗔痴。我们的思考,就是要发现这个根源,然后像拆炸弹引线一样,亲自把它拆掉。
圆瑛大师墨宝
人类的先进,是因为人类的道德、自身修养、对恶的自我制约。制约得越成功,人类才会越幸福,并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我们常常说,“幸福是精神范畴”,物质跟幸福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的。
人类的存亡取决于我们的道德。圆瑛大师看着这个世界在战争,也看到了混乱的世界从混乱的人心里来的,更坚定了他保护佛教,弘扬佛教的决心。所以,一百年前圆瑛大师所思考的主题,依然是今天这个世界要思考的主题。
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对未来时代危机的描述是那么地清楚,佛教的智慧、道德,不仅仅属于个体生命的,或者是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国家、全人类,甚至是属于四生六道的。这是佛教本身的智慧,是佛菩萨在这个天地间拔苦与乐的慈悲胸怀。
PART 05
昼夜精进,好好修行
今年全国佛教界都在怀念他老人家,在这样一个大的时节因缘的加持下,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熏陶。他们这一辈高僧大德肩负着那个时代的使命,从他们身上,我们就能看到“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气节,看到人间菩萨舍我其谁的大精进、大勇猛。空性证悟得越深,他对时事的判断就会越精准,对天地人这种核心的领会就会越深刻,他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会越坚定。
所谓的文化自信是什么?首先你自己受用了文化,你的智慧越高,自信才越高,社会责任感才会越强,你对这个世界的帮助才会越大。
圆瑛大师遗教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