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缘故事》| 辱骂僧众的恶报(之一)

2024-03-23 21:30:00 发布: 人气:14
图片
图片





须菩提恶性的因缘



诗曰:

三尊福德遍虚空,缁素欺僧恶报同;

辱骂比丘难忏悔,愆因苦果苦无穷。





释迦世尊最初成佛时,为了教化龙王,即现比丘形相,前往须弥山下,端坐思惟。这时,有一只金翅鸟王,飞到大海中去抓一条小龙,然后返回须弥山顶食啖。


小龙命未断绝,牠遥见比丘在山下静坐,便诚心哀求救命。因此命终即转生在舍卫国,成为负梨婆罗门子。由于这个婴孩的相貌端正殊妙,世所稀有,父母即为他取名叫须菩提。


须菩提年纪渐渐长大,智慧聪明,无人能比。然而他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不好。凡是看见人或动物等,他都会大发脾气,瞋骂不休。因此,他的父母以及亲族、朋友等,大家都很讨厌他。后来,须菩提便离开家庭,到山林中去住。


由于他的宿业(龙性难改),瞋恚心特别重,在深山林里无人可骂,可是看到鸟兽以及风吹草木摇动等,他还是会大骂特骂,日夜乱骂不停止。


图片


这时,有一位山神可怜他,即现身对他说:「须菩提啊!你为什么离开家庭来此山林中?既不修善,住山有何利益?像你这样,只是徒劳疲苦而已!现在释迦世尊正在祇园精舍说法,佛陀有大福德,能教导众生修善断恶。你如果能到佛陀座前去学佛修行,一定能除去你的瞋恚恶毒。」


须菩提听闻山神说佛陀圣号时,内心无限欢喜。便问山神说:「现在世尊在什么地方?」


山神说:「你把眼睛闭起来,我送你到佛陀座前去。」


须菩提即听山神的话,闭目须臾,不觉已到祇园精舍。他看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敬礼世尊后,即坐于佛前。


佛陀为须菩提说「瞋恚」的过患,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报,堕在地狱备受众苦,不可称计。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剎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须菩提听闻佛陀说此「瞋恚」的过患之后,心里惊愕极了,身毛皆竖,自责过去的懵懂无知。即于佛前,忏悔罪咎。他向佛忏悔之后,豁然获得须陀洹道果。


须菩提证得初果,心怀喜悦,即请求佛陀允许他出家。佛陀听许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须菩提出家精进修行,不久即证得大阿罗汉道。


图片


这时,诸比丘看见须菩提获得应真圣道,深感惊异!于是请教佛陀说:「世尊!今此须菩提比丘,过去造作什么恶业,虽得为人,却常怀瞋恚,未曾反省?又作什么福因,能值佛世尊,出家得道?」


佛陀告诉诸比丘说:「你们仔细听我说明:过去迦叶佛时,有一个比丘时常发心劝化,处处供养比丘僧众。然而,后来有一个比丘向他化缘,他不但不供养,而且还口出恶言辱骂说:『你们这些佷戾,状似毒龙。』骂了这句话后,不久比丘即命终逝世,以是业缘,五百世出生为毒龙,身心常含恶毒,扰乱众生。这生虽是获得人身,但他宿世的恶毒习性不除,所以常常发出瞋恚心。」


佛陀又告诉诸比丘说:「你们知道吗?那时候恶口骂僧众为毒龙的比丘,就是现在的须菩提比丘。由于当时他曾经出家,供养比丘僧众,所以才有如此福德,遇见如来度他出家修行,证得大阿罗汉道。」



——【事见《百缘经》卷十】


图片



◎ 附注说明


出家僧众是大福田─福德道人。造口业就像恶草,这「恶草」种在「福田」中,很快就会蔓延遍地,难以除灭。出家人骂出家人为毒龙,死后遂转生为毒龙;骂僧众为猪,死后即出生为猪;骂狗作狗;骂僧尼为牛,自己死后投生为牛,以偿还口业之债。这种史实,在佛经中很多。出家道人,造口业尚受如此业报,何况在家俗人?



◎ 据悉


无知俗人最喜欢骂粗野话,如骂出家人为「野和尚」,或「乞丐」和尚,「戆」和尚等。骂「野」的人,将来即出生为「野生动物」;骂乞丐变成乞丐;骂出家人歪心的人,会患心脏病;余可类推。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教因缘故事》| 邪师害死人
· 《佛说因缘故事》| 人为财死
· 《佛教因缘故事》| 三文钱的高利贷
· 《佛教因缘故事》| 从佛索债
· 《佛教因缘故事》| 诽谤比丘 受大业报
· 《佛教因缘故事》| 善忍的罪恶业报
· 《佛教因缘故事》| 法师恶口 作百头鱼
· 《佛教因缘故事》| 不净施僧的惨报
· 《佛教因缘故事》| 婢女作王女
· 《佛教因缘故事》| 慈悲的和尚
· 《佛教因缘故事》| 常说「生死极苦」的婴孩
· 二月二龙抬头丨您知道哪些佛经中关于龙的故事?
· 《佛教因缘故事》| 信能渡渊
· 《佛说因缘故事》| 小沙弥的神通
·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无心之过
·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昆多输柯之死
·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羼提和山的劫难
·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佛陀的忏悔
·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一次施舍的福德
·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看见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