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到底修什么?

2024-04-05 00:01: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世间人总是想着追求幸福,

但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

图片


图片




当我们的心从欲望的枷锁里解脱出来,回归本来的面目,回归自性的佛性,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修行人身无长物,就是为了从物累中解脱出来,去体察这种美。


就像佛陀,他没有在大地上耕种,但他在心地里耕种。他没有在世间经营,但他在六根、在末那识、在阿赖耶识里去计划,六根门头能分清楚,然后转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世间人只停留在感官、境界、情绪里,在这里周旋,而佛陀却带领我们,从这其中解脱出来,达到生命“纯阳”的状态。


图片
图片


六根门头的分别都是“阴”的。在禅宗里,有一个词叫“参话头”。“话头”,就是一念未生之际。一个念头未起之时的状态,我们要去识别,如果没有识别,就了不了生死。所以有一句话说:“阴境若现前,瞥尔随它去。”如果还没有养成这种道念,还没有确认这种正见,那特别当生病或者临终时,业境现前,就会随着它去了。


所以世间人常常问:你们修行人,修什么呀?实际上就是修,平时怎么样能与法相应,一天中能有多少个念头与法相应。师父悟公上人就讲到,念佛人每天要总结自己,“举三例之”:


一、为了生死之时多,

       亦谋生活之时多。

二、为念利人之时多,

       亦求利己之时多。

三、为思己过之时多,

       亦觅人过之时多。


就是说在这一天里,我是用在了生死上的时间多,还是用在谋取生活、追求世间利养上的时间多;是念念利益他人的时间多,还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时间多;是观察反省自身过失的时间多,还是向外寻找他人过失的时间多。

图片

每天这样的总结,实际上是给自己机会去训练。一天二十四小时,能有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乃至三个小时、五个小时、十个小时在正见里,慢慢地,最终就纯然地二十四个小时都在正见里,甚至梦醒一如,“打成一片”,这样,就能翻出三界外了。


我们的心如果清净下来,就能跟佛国连通起来;心如果不清净,就跟烦恼连在一起。那我们,是要跟自己的业力在一起“打架”呢,还是跟佛的功德力在一起享受呢?这是我们需要反问自己的。


——三参法师


图片

END      . . . . . . ..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清明法会最先看 ......
· 已经登上三宝之舟的人,要把自己训练成一名好船员
· 清明 || 怎样让这个清明,成为祖先和眷属得度的因缘?
· 清明|关于我们中国人的安身立命
· 【清明特辑】这是祖先想要的“清明之祭”
· 清明 | 除了超度祖先,也要给自己找到生命的皈依处
· 链接祖先荫庇的力量
· 【清明特辑】清明祭奠祖先注意事项
· 清明节|真正利益逝去的亲人,这是最好的方法
· 【清明特辑】清明节,我们拿什么报答父母、祖先?
· 清明 | 利益祖先最有效的方法
· 清明将至,为什么他们有的哭了,有的笑了?
· 清明祭祖,这些疑惑你有吗?
· 【清明特辑】你可以这样利益亡者
· 我们,因什么而得度?
· 清明 | “香火”的涵义
· 清明,无常策励好修行
· 【清明特辑】清明,你可以利益很多众生
· 【智慧禅茶】春天的嫩芽 —— 新茶
· 清明 | 将功德精准地追送给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