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缘故事》| 不应恶语毁呰他人

2024-05-15 22:26: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诗曰:

畜生尚厌畏偏名,羞辱呼人岂可行?

佛子当言诸爱语,弘扬圣教莫纷争。






学佛到底是学什么?简单地说,学佛就是学习佛陀的修行,期望将来能获得和佛陀一样的成就。因此,想修学佛法的人,除了必须修学身、口、意三业清净之外,还须明白善恶因果业报,有罪须知忏悔。否则,不知罪福业果,即不能说是学佛修行。


《十诵律》卷六十一偈云:


若人不知罪不除,他为除罪便瞋恚,

是名无智愚痴人,日日妄失功德利;

譬如月十六日后,其光渐渐消灭尽。

若有人知罪得除,他为除罪便欢喜,

是名有智黠慧人,日日大得功德利;

譬如月生一日后,其光渐渐转增上。


图片


从前,释迦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时,六众比丘在僧众中作毁呰语,呼叫诸比丘「眇目」等偏名。佛陀以此因缘呵责六众,而后告诉诸比丘:「汝等当知!在旁生趣的众生闻此毁呰语尚不悦意,何况是人?若人作此毁呰语,于现在世所做事业皆不能成就……」


佛陀又告诉诸比丘:过去某村庄中住有一位长者,他以驾牛车为业,养了两只母牛,一只名欢喜,另一只名美味。后来,欢喜美味二母牛各生一子,毛色斑驳,逐渐长大。欢喜所生的牛子,有着广长的角;而美味母牛所生的牛子却头秃无角。是时,长者为牠们立名,分别叫牠们为欢喜长角、美味秃头。


长角秃头二牛健壮有力,长者就用牠们来拉车。有一天,许多驾牛车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较量谁的牛力气大。


长者说:「我的牛力气极大。」


大家问:「何以证明你的牛力气极大?」


长者告诉他们:「可以在险峻的斜坡上使牠们牵拉重车。」


他们共立盟约,打赌五百两金钱,契约立妥后,就把牛带到山坡下,使牠拉重车。


这时,长者便唤牛说:「欢喜长角要尽力去拉,美味秃头也要尽力。」秃头牛因主人用轻薄的话来取牠的名而不高兴,便停住不肯挽车。长者看见牛不肯为他拉车,大发雷霆,就用木棍打牛。


诸人笑着说:「算了吧!你要杀死这牛啊!既然牠不能拉就算了。」长者因此输了五百两金钱,一气之下,就把二牛系缚在枯树下,准备痛打一番。


图片


在当时「劫初」的时候,畜生了解人的意思。这时,二牛就问长者说:「您养我们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有什么过错,为何要遭受这种处罚?」


长者说:「因为你们害我输了五百两金钱。」


欢喜长角报告长者:「主人!那是因为您的口过,而使自己输了金钱,怎能责怪我们呢?」


长者不以为然,便问牛:「我有什么过失?」


秃头牛告诉长者:「主人!您何故在众人面前羞辱我?为什么不用好的名称来叫我,而唤作秃头?主人若用好名而不羞辱我,可以再次和他们共立盟约,在斜坡上牵拉载重加倍的车子,赌金也加倍成一千两。」


长者问牛:「你现在还要加倍罚我啊?」


牛说:「主人如果不再羞辱我,我定当尽力效劳。」


后来,长者便选一个时间,找当初与他打赌的那些人再做较量。


长者又对他们说:「我的牛真的力气极大!」


大家问他:「你想求重罚吗?」


长者回答说:「如果再罚我,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损失?再让牠们在斜坡上拉载加重一倍的车,并且赌金增为一千两。」那些人上次赢得五百两金钱,以为这次可以获得加倍金钱,于是就和他共立契约,然后把牛带到坡下,以重倍载物,令牛拉车上斜坡。


这次,长者改口对牛说:「欢喜,美味,要尽力拉喔!」二牛听后心生喜悦,便尽力牵车到达平地。主人于是获金钱一千两。此时,有天神于虚空中说偈云:「虽有极重载,居在峻坡下,二牛心若喜,能牵出此车。若陈顺意语,二牛闻庆悦,牵车出不难,主获千金赏。是故常爱语,勿作逆耳言,若出爱语时,无罪常安乐。」


佛陀告诉诸比丘:「那些旁生类听到羞辱的话时,都会背叛主人,何况人呢?因此比丘(居士同此)不应对他人说羞辱的话。」



【事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卷二十五】




图片



谨依三藏教典所说,人所造的口业最为恐怖。所谓说是得是,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皆随其口业而受报应。如《坚意经》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譬如种榖,随种而生,种善得福,种恶获罪殃,未有不种而获果实。」


「爱语」是菩萨四摄法之一。


《集异门足论》说:「 如世尊说: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如应处处说,普摄诸世间。如是四摄事,在世间若无,子于其父母,亦不欲孝养。以有摄事故,有法者随转,故得大体者,观益而施设。」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教因缘故事》| 野犴毛色异 诈言兽中王
· 《佛教因缘故事》| 佛赞四希有人
· 《佛教因缘故事》| 当自审察 勿信他语
· 《佛说因缘故事》| 最灵验的家咒
· 《佛教因缘故事》| 跋提释王 出家得道
· 《佛教因缘故事》| 悭贪堕饿鬼
· 《佛教因缘故事》| 欠人财物 作牛还债
· 《佛教因缘故事》| 食用三宝僧物的罪业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六)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五)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四)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三)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二)
· 《佛教因缘故事》| 夺取僧物 地狱剧报(一)
· 净慧长老小故事41则 | 禅门大师的智慧和风范
· 《佛教因缘故事》| 人似饿鬼的阎婆罗
· 《佛教因缘故事》| 飞行空中的罪人
· 《佛教因缘故事》| 老猪母的前生
· 《佛教因缘故事》| 天帝供佛
· 《佛教因缘故事》| 鸯崛鬘弃恶出家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