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赋清凉|顺治皇帝《归山词》

2024-11-08 00:08:00 发布: 人气:143
图片
图片

▲明代宫廷绘制文殊菩萨画像


图片

大凡山川神奇者,必有吟咏诗句千古流传。《华严经》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几千年来,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地位极高,释子“勤求秘宝,作礼大圣,非此地莫可”。

 

从古至今,历代帝王将相、学士名流、高僧大德、善男信女,也于此间留下大量诗篇,可谓“深林密箐,长留绣虎之词;邃谷幽岩,不乏雕龙之句”。现推出五台山历代诗词精选《诗赋清凉》,与大家共同赏析。


图片












归山词
清·爱新觉罗·福临

天下丛林饭似山,
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身难。

朕乃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悔恨当初一念差,黄袍换去紫袈裟。

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兔走乌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疏九河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将,南北山上卧土泥。

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

不如不来也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每日清闲自己知,红尘之事若相离。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栖。

莫当出家容易得,只缘累代种根基。

十八年来不自由,征南战北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山去,管甚千秋与万秋!













注释: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即清世祖顺治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此诗见于五台山善财洞上院山墙,诗后落款为“时在癸亥年二月书”。传说,此诗是顺治皇帝于五台山出家后所作。


财色、名利、食睡,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如同空中的浮云一般,缥缈不定、无有实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也都是无常迁流、了不可得的本体。沧海桑田、四大皆空,器情世间的一切万法,都不能超离苦、空、无常、无我的行相,都是如梦如幻的虚无影迹,都像棋盘中的虚构战局。


能够投生为举世尊崇、万人敬仰的皇子,是多少世人朝思暮想、艳羡渴慕的地位啊!但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身着黄袍的帝皇之躯又怎能与身披紫色袈裟、尊贵神圣的出家之身相提并论呢?对于自己如今漂泊沦落到这步田地的境况,顺治皇帝的追悔、伤感与厌倦,也在此偈中难以抑制地溢之于言表之间。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子心语 | 真羡慕那些不用手机的人
· 我爱你,中国!
· 梵呗学习心得|梵呗唱诵本质是修行法门
· 梵呗学习心得|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众生
· 梵呗学习心得|集体唱诵重在配合,配合的关键在于无我
· 佛子心语 | 戒,就是把伤害众生的武器永久地扣锁
· 周恩来青年时的三篇学佛日记
· 周恩来总理的佛学日记
· 周恩来青年时的三篇学佛日记
· 周恩来总理的佛学日记
· 清华博士:在世百年,不了解佛教是人生憾事!
· 古寺,七岁了
· 三十岁女白领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
· 感恩父亲,愿天下父母,吉祥安康!福寿绵长!
· 佛子心语 | 守住底线,生命就有了根
· 仍想念,在古寺过的年 | 这里的法宴,超越世间一切盛宴
· 我在古寺过新年 | 第一辑:这里的年味不一样!
· 90岁游本昌:从《济公》到《繁花》,一生的传奇与坚持
· 他说:“以文艺化导人心”,一刻都不能忘,时刻准备着!
· 歌曲《菩萨泪》,来自慧日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