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任何事业,首先要把自己变成贵人

2023-07-10 00:0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道德的感召力



自古以来,出家人都有这样一种自称,叫“贫僧”。为什么出家人要称自己是“贫僧”,而不是“穷僧”呢?因为,“贫”跟“穷”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贫”字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种特定含义,指身无分文,而“穷”则是指走投无路。


虽然出家人身无分文,但他们“身贫道不贫”,他们道丰德厚,以天下为家。所以,他们走遍天下,路路都通。故不能称之为“穷”,而要称“贫”。


图片


一个充满道德的人,有什么象征呢?就是贫而不穷。贫,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生活简朴,不奢华浪费,他们把全部的生命精力都倾注于追求道德、追寻真理。所以,他们是无比尊贵的。而物质条件丰厚的人,如果道德缺失、为富不仁,也是富而不贵的。

 

中华文化里有一个词叫“贵人”,贵人有什么特点呢?“贵”的人完成事情不需要自己拥有很多物质财富。因为,贵人是具有道德的,而道德有一个特质,就是具有感召力,所以,贵人的事业自然会有众生追随。

 

比如,古时候的舜帝,他无论住在哪里,都有百姓追随,有天地万物拥护。他所居之处,很快就会发展成村庄,并且规模逐渐扩大。甚至他自己耕地的时候,大象会从森林里出来替他拉犁,小鸟会飞来帮他捡走杂物。不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祥云垂护。贵人就具有这样吉祥的感召力,他们做事情不需要钱财,而万民自然景从,天地降下吉祥。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五帝本纪》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选自[元]《二十四孝》





修学佛法,树立文化自信



佛菩萨,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贵人。我们从四面八方不远万里汇聚到五台山,就是为了来朝礼文殊菩萨。你看,我们谁也没见过文殊菩萨,但是我们都被祂感召而来,就是这么神奇呀!


图片


我们现在身处五台,每天伴着祥云、彩虹,这跟我们中华文化的内容交相呼应。如果我们的生命具有崇尚道德的良性属性,就会这样天地祥瑞。但如果没有三宝的这种示范,我们有时候很难想象,天、地、人之间还有这样一种内在的联系。所以,佛法在人间可以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树立我们做好人的自信。


信仰,本身就是超自然的。在我们一贯固有的观念里,常常仅从自然生物学、从动物本能方面去看待生命。但当我们拥有了信仰,我们去相信圣贤,我们在追求解脱的时候,这就已经超越了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了。


这时候,中华文化当中对圣贤的那些描述,就都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我们的祖先们留给后世的都是他们人生最成功的报告,是他们生命所感悟到的最宝贵的东西,但普通人一般性是解读不了的。而我们现在来到了三宝地,在实际生活之中,我们看到了与之相应的典范,这时,再读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就都可以解读了。


——三参法师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佛教慧日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文章
· 在圣地消业,在福城修福
· 古寺复兴六周年原创视频 | 《时光的奇迹》
· 智光处处显(一)
· 佛教的示范和证明
· 不论平时做什么,都要把正觉提起来
· 在这个信心里看到大智慧!
· 如何判断修行有没有进步?
· 夏天,人人都能做的最方便的法布施!
· 把自己修到不再受业力影响
· 以种种身相根除众生痴暗(十)
· 生命的快乐从哪里来?
· 越学越幸福,越学越开心
· 美好人生:佛法带你抵达“洋洋兮若江河”的生命境界
· 誓成净业,不留退路
· 以种种身相根除众生痴暗(九)
· 念佛,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 佛法僧,都是不离空性的 !
· 这些是要用一辈子去思考和践行的本分事业
· 都是天地间的精华
· 中德双语|一行禅师的人生智慧:每天都是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