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与命运
不同的人发心不一样,
不同的心态,
不同的行为,
肯定产生不同的结果。
01.恭敬心的重要性
修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三宝有恭敬心。特别是去拜见师父之前,要事先做好功课,就像一个记者采访一个人,会先去了解采访的对象,读他的作品,了解他的思想,要问他什么,这些都要做好准备的。
一个人来寺院带着崇敬和朝圣、朝拜的心,是属于信徒;如果仅仅到寺院去烧香看看,那就叫香客;也有的人是被带来的,对所看到的一切他毫无预先了解和任何思想准备,这就是游客。
来寺院,不同的人发心不一样,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行为,肯定产生不同的结果。
即使师父在讲很普通的道理,但是有的人就会很虔诚,一直合着掌认真听;有的人就一直在刷手机。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的话,那这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用谈更多的东西了。
听经闻法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恭敬心,不要放逸,要端正身体,正正地听。哪怕听法是以听录音、看视频的方式,也不能躺着。在寺院里,我们听到钟声都不能躺着,听到钟声躺着从因果上来讲以后都要做蛇的。因为这钟声是要惊醒你的,所以即使不去殿里,但是听到钟声还是要坐起来,一直要坐到钟声鼓声打好之后。听经闻法还有个规矩,就是要朝着说法者。只要是有法师说法,我们都要尊敬说法者像尊敬佛一样的。
02.长养恭敬心
我们看《佛陀传》时,看到任何佛的影像时,不要以为这是电影,是演员演的,我们要有“这就是佛陀”这样的恭敬心。佛陀的语言通过电影、电视剧在传播,我们也要当这是佛陀亲口在宣讲一样。
哪怕影片里通过平民、通过囚徒的口来转述佛陀教言的时候,我们都当合掌。不要认为他们身份低,他们讲的是自己对佛陀教言的感受。他们合着掌,含着泪在讲,在赞美着佛陀,我们听到的时候,不要因为他们的地位低而轻慢佛陀的教言。
所以佛陀的教言以任何形式存在世间的时候,无论是以电影、电视或者是纸张,或者我们微信平台里的文字,或者是从一个凡夫的出家人嘴里讲出来,还是一个平凡的居士嘴里讲出来,我们都应当恭敬。
03.朝圣者之心
如果去朝圣,在圣地有一只鸟飞过,我们都要去寻找佛陀的影子,要去思索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我们有朝圣的心时,蛛丝马迹都会去留意,去倾听佛陀对我们的教导,这才是一种朝圣者之心。
我们是愿意成为一个朝圣者呢,还是一个旅游者?我们的心态,会决定我们此生的命运,因果、命运都在我们的心念里。
所以,我们听法的时候纵使是直播,也要坐姿端正地听,怀着殷重心来听,身要端正、恭敬,意要虔诚、尊重。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三参法师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平台|佛教慧日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浙(2022)000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