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佛子当以戒为师,
以苦为师。
——悟公上人
师父交代:以苦为师
我们修行不能追求舒适,哪怕是带一点苦,都要想到还有更苦的人;同时,我们不要忘掉自己是一个修行者,不要迷失在舒适的环境里,以为这样子舒舒适适才是修行。
我师父圆寂前,我最后一次见师父,跪下来请教师父:“佛陀涅槃前交代弟子要以戒为师,师父您对我们有什么交代?”师父非常平静而坚定地说:“我们佛子当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我们都知道佛陀对大家讲“以戒为师”,我师父还要特别加一句“以苦为师”。
从这一点来说,我在佛法上的受益,很多有缘的人知道是因为师父对我的慈爱,实际上最得利益的是来自于我的苦。
这个苦不仅仅是六十年代物资缺乏的苦,也来自我这个虚弱的身体。有时候外表看着很好,也没有什么病,大家也都这样,但是各种身心灵的苦一直逼迫着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应当追求什么?所以,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遇见佛法,苦的加行修的时间非常长,而且刻骨铭心。
对佛法要生珍敬心
实际上,我们现在物质上有基本的保障,精神上也更加丰厚。我们几乎汇聚了当今人类各种高科技,从视觉上、听觉上来作为法的供养,把佛陀圆满的教法以现在最先进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来触动我们的心灵。
佛陀的教法就这样子扑面而来,供养每个人。就像小年喝红糖水一样,只要你张口,就能喝到甜甜的红糖水。法也是的,只要你敞开心灵,“呼”就灌进去了,但是需要你意识到衪的尊贵。
这些法,是你自己在山洞里或茅蓬里苦苦思维也想不出来的,苦修多少年,法也不会自己跑到你心里去,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每天浸润在这么高密度的、琳琅满目的法的海洋里,要特别地珍惜。
在悲悯众生中发大弘愿
我们那个年代哪里听得到佛法?!不要说那个年代听不到,现在这个社会上佛法的含量有多少啊?佛法在这个时代是那么稀有,茫茫的人海里有几个人能懂佛法啊!
所以,我们一边享受着佛法,自己好好修行,一边还要把佛法弘扬出去。弘一大师曾经讲过,“勿忘世上苦人多。”我们每天泡在法乳的蜜罐里,不要忘掉世间人很苦的。
有人说:“在悲悯众生的一滴眼泪中闭关吧!”这还是带着一种空性智慧的悲悯,实际上,你也可以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中闭关。那种行愿,多么辉煌,多么博大,多么急需!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