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到您,这是我的问题

2021-09-26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我们娑婆世界的佛弟子,学佛修行首先就是要出离,要学跑,跑出这个“我”。


《道德经》中也说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我”就是我们的手铐、脚镣,有这个“我”,有这个身体,就是业报现前。


图片


所以修行第一关就是脱离“我”,找出本来面目,去参“娘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生为什么是苦?因为生就代表你入了轮回的套子了,你的业报身被吊打了。


生就是一个被吊打的模式。那你没有入套之前,神识没有入胎之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呢?


图片


图片


实际上,不管时空是往前推,推到娘未生前的面目,还是往后推,推到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的我、龙华三华的我,或者是现在来到五台山的我,都要我们去参。


这叫离心意识参,还要离身执着、离色受想行识去参,去看那个照见五蕴皆空的“照”是什么。


图片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过去修行人向往的地方,是祖师大德朝拜过的地方。


但当我们坐在这里,天天吃、睡在这里的时候,你也会有一个疑问:文殊菩萨,我已经到您家来了,我为什么看不到您呢?


图片


佛门里有一个公案,四川的德山宣鉴和尚,幼年出家,博览经律,对《金刚经》尤为精通。


当时南方禅宗盛行,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德山认为参禅无用,应该学习经律、听经闻法。



于是他担上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东行出川,准备到南方纠正迷误,教化众生。


这一天,走到了湖南地界,德山饥饿难忍,恰巧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卖点心的老婆婆。


老婆婆问他:“法师,从哪里来?”

德山说:“我从四川来。”

老婆婆又问:“你担子里挑的是什么?”

德山回答:“这里面是我著的《青龙疏钞》,是对《金刚经》的讲解。”


老婆婆说:“原来是位大法师,我正好有一个关于《金刚经》的问题想要请教,如果您回答得出,我就供养您点心,要是回答不出,点心就不能卖您。”

德山哈哈一笑:“这还不简单,你问吧。”


于是,老婆婆问道:“《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法师要点心,究竟要点哪一颗心呢?”


德山一听,张口结舌,无以为对。正准备落荒而逃时,老婆婆又说道:“我这个老太婆不懂佛法,更不懂禅机,只不过闲暇时到龙潭寺向崇信禅师讨教过几次。”

图片


这一回合下来,德山的傲慢心马上下来了,也不继续往南了,挑起《青龙疏钞》,直奔附近的龙潭寺。


到了之后,看到眼前的龙潭寺既没有高大的殿宇,也没有雕梁画栋,他的自负的习性又不自禁的流露出来,站在法堂就喊道:“我已经到了龙潭,潭也不见,龙也不见。”


这时,龙潭崇信禅师从屏风后走出,说:“你已经到龙潭了。”崇信禅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已经到了龙潭,但见不见龙是你自己的事。


图片

我们也一样,到了五台山,心里想:“您已经到五台山了,文殊菩萨您在哪呢?”


其实文殊菩萨也在问你:“你到了五台山,看不到我,这是你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图片


所以,我们每天要这样提策自己:佛菩萨慈悲,我今天能够来到五台山,但来了却见不到文殊菩萨,这是我的问题。


所以我要怀着惭愧心,好好忏悔业障,努力挣脱“我”的束缚,尽快解除这个业报身被吊打的模式。


——三参法师 古文殊寺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 | 只要心清净,阿弥陀佛就现在你的心中
· 愿,此生吉祥圆满,光照大千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头上三尺有神明
· 蕅益大师:持戒念佛
· 甘露醍醐 | 莲分九品
· 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 不以主观的“我”去怀疑佛菩萨的能力——安般修法的重要引导(下)
· 悟公上人 | 念一句阿弥陀佛与念十方诸佛名号无二无别
· 付出虔诚,必然收获庄严和清净
· 【公案寓言】以貌取人的过患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修行一定要守好自己的三门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七)
· 修行,就是“陶”、“冶”的过程
· 悟公上人 | 这朵莲花,是你得度的因缘
· 心态,决定生命层次的高低
· 【茶香慧日寺】:佛法的特质
· 虚云老和尚:放下一切,是放下甚么呢
· 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考验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净化自己的心灵
· 修行,增福延寿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