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种无畏、三十二化身,观音菩萨的妙力从哪里来?

2021-08-19 00:03: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1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观音菩萨讲说了耳根圆通法门,阿难及大众“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就像我们虽然在这里,但回家的路我们是知道的,我们学了这个法门,就知道了成佛的方法,虽然还没成佛,但成佛的路已经知道了。


所以佛法只要用心都不难,都是“方法论”,主要就是靠心地用工夫,整个身心世界就是试验场,把佛法一句一句地在身心世界里去实践。

图片


图片


2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详细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和“十四种无畏功德”,把每一个因和它所达到的效用都讲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入水不溺?为什么入火不焚?为什么不为冤贼所害?这都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四大所成。当内在的水性消融时,外在的水大就不能再伤害我们。

图片

同样,当内在的火大消融时,我们就不会为外在的火所伤害;当内在的念觉消融,外在的兵刃就像在空气中划过一样。


所以知道了方法,生信心就很简单。“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但是不妨碍他“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图片


3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经中所讲的每一个道理都真实不虚。因为真实不虚,祂就能指导我们从虚妄走向真实,从轮回走向解脱。


世间其它事物是不具有这个功能的。你说吃饭重要吗?吃饭很重要,但吃饭不能让人得到解脱。

图片

我们能活成什么样子,不是吃饭决定的,而是思想决定的;我们是轮回还是解脱,这是由智慧决定的。只有智慧,决定了人类的文明高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归宿。


这世间,人们有心灵归宿吗?很多人都是流浪生死,茫然不觉。


但实际上我们是有生命的大道可以实践的。就像《楞严经》所讲的每一个方法,一句一句我们都要去用,要用整个生命去实践它。

——三参法师 古文殊寺

左右滑动查看 点击图片可放大

(以下图为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壁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点击关注我们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

佛教慧日微信平台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 | “劫”的概念
·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虽未归家,仍明了所归道路
· 印光大师:念佛与回向,不可偏废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每个人都能够成就圣贤
· 【7月殊胜孝亲报恩月】供佛斋僧超拔历代祖先、历生父母
· 甘露醍醐 | 晒晒我吧,把我心里的黑暗都晒掉
· 日诵净行品26愿——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 道德是人性中的自然流露,不是衡量他人的标尺
· 悟公上人 |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
· 攀登珠穆朗玛峰和超出三界,哪个更难?
· 【茶香慧日寺】:让生命转凡成圣是对社会最好的奉献
· 虚云老和尚:参! 哪个是道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遍礼一切尽无余
· 甘露醍醐 | 这是一个大乘行者应该展现的修养和魅力
· 不得自在,因为我们活在……
· 从饿鬼到天子,他们经历了什么?
· 见地,从无明走向光明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延庆寺
· 悟公上人 | 生到极乐,成佛也易
· 《楞严经》最核心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