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是最大的忌讳,其他的忌讳都不重要了。”
佛门乃修行之地,清规甚多。然而有一座千年古寺,却因“打破禁忌”被人广为赞扬。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什邡妇幼保健院在一瞬间成了危楼。面对随时可能生产的孕妇,如何将她们转移至安全处顺利生产,成了时任妇幼保健院院长桂逢春的难题。
“当时灵机一动想到附近罗汉寺有空地,可以搭临时帐篷。但罗汉寺怎么可能让妇产科住进来?妇产科是见血的,这是他们比较忌讳的。”
带着这种忐忑,桂逢春联系了时任罗汉寺住持的素全法师,希望能紧急“借地”。素全法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带领全寺僧众打开山门,为产妇提供营地。
宁静的佛门圣地一时破了禁忌。有人想不通,但素全法师却说:做事要大智、大勇、大无畏,第一要有智慧,第二要有勇气,第三不要怕别人说。
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你有萤火虫那么一点光明,就能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素全法师在寺院空地上召集所有僧人与居士,立下了三个临时寺规:
一、是无条件地接收所有的灾民,包括所有的待产孕妇;
二、是无条件地为保健院提供一切能派上用场的物品;
三、是无条件地给灾民包括孕妇提供吃住的东西。
并向僧众阐明:佛门见死不救是最大的忌讳,除此之外其他忌讳我们都因环境而异。佛教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标榜在那,众生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
搭帐篷、摆出藤椅和膳桌、烧水做饭,罗汉寺全体僧众尽可能提供一切帮助。
素全法师甚至将给菩萨遮雨的棚子,腾出来给产妇和医护人员用。面对居士“菩萨你都不管了,你把菩萨拿来淋雨?”的质疑,素全法师说:“哪管他那么多,救活人要紧啊。”
孕妇生产完,为了保证营养,素全法师“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产妇家属在寺院里食用荤腥。他说,“戒律是出家人守的,对灾民不做要求。”
2018年4月1日素全法师与“罗汉娃”的合影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那段艰难的时光里,平日里见不得血光的寺院里,共出生了108个孩子。因为是在罗汉寺出生的,这些孩子都是“佛的孩子”,人们亲切地叫他们为“罗汉娃”。
这108位妈妈,每人从孩子的衣服上剪下一块布,缝成了一件百衲衣,送给素全法师。
“罗汉娃”2013年在罗汉寺集体过生日
(图片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供图)
“每年生日,妈妈都会带我来这里,说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很喜欢来这里玩。” “罗汉娃”姜雨辰说。
地震期间,除帮助108位“罗汉娃”顺利生产外,罗汉寺在素全法师的带领下,还救助了超过千位灾民。
在素全法师看来,“一个佛教徒最重要的是要奉献自己,像一盏灯,无论是一千瓦的灯还是十瓦的灯泡,你不发光永远是废品,你必须发光,哪怕是很微弱的灯光,也能够温暖自己,照亮别人,也能给别人导航。”
佛教以慈悲为本,其根本的力量就是慈悲奉献的力量。灾难来临,对于佛教徒而言,更重要的是敏于行,来践行佛陀的菩提心、慈悲心。
电影《一百零八》将于5月15日上映
13年后,这个感人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名字就叫《一百零八》,它的主题是“有爱就有希望”。
电影《一百零八》剧照
电影中桂逢春的扮演者中国国家一级演员董凡说:“在无情的地震面前,僧众把清规戒律放下,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这展现了中国人在大灾大难面前的守望相助精神。”
正如百年前辜鸿铭所说,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5·12汶川大地震,罗汉寺僧人所展现出佛教精神、中国精神正是树立起了一块伟大的民族丰碑。
电影《一百零八》将于2021年5月15日全国上映。
这部充满了爱与温暖的电影,记得去看哦!
什邡罗汉寺介绍
罗汉寺始建于汉代,兴盛于唐中宗景龙年间,是禅宗第八代祖师马祖道一出家处和晚年说法处,为禅宗临济正宗重要寺院。明太祖朱元璋亲赐名为“西川佛都”,由此盛名传诸海内外。明洪武四年,举人徐应聘捐资修大悲阁,铸马祖铜像、建马祖殿,御史李之珍捐资修建藏经楼,清初再经高僧月容、礼汀等主持扩建修缮,香火鼎盛,延续至今。
太虚大师法像
民国初,太虚大师任罗汉寺方丈,置地八百亩,建六和农场,任名誉理事长,随后创办华西佛学院,亲任院长,并派其弟子又信和尚主持日常工作。1942年,在太虚大师的号召下,罗汉寺华西佛学院51位僧人参加远征军,前往印度抗日救国,全部牺牲在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近代高僧能海上师曾多次于此讲经弘法。1950年,罗汉寺部分殿堂和僧房由国民党16兵团总部驻扎,在中共地下党员的策动下,16兵团31位将军及6万官兵发动起义,为西南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
资料及图片来源:菩萨在线、大公佛教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