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金色界,当我们有了信心,再加上福报积累,业障消除,祂就会慢慢由隐而显。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根器各异,福报不同,境界也不一样。
虽然还没看到,但你相不相信祂有?这个要信,信为前提,然后以种种的方法去求证。包括此时此刻,金色界就在那儿,但因为我们的心还比较浮躁,业还未剔除,智慧还不通达,六根也不明利,所以还没有办法沉浸到那个金色光明的世界里。
这种清凉之境中
佛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这颗种子,都有资格成佛。所以作为三宝弟子,第一要信;第二要听佛教导,依教修行;第三要证明佛陀所言真实不虚。
我们学佛,每天闻思修行会不会产生一个清净的业力?这清净的业力会不会积累,会不会叠加?是会叠加的。比如这个钟,它放在法堂里,我们每天点的香会不会熏到它?空气里的香味会不会附着到钟上?是会的。
但是你说这个钟只在这里放了十天,你捧着它闻,能闻到香味吗?就不一定能闻到。那要是放在这里十年,再把它拿到外面的空气里闻一闻,会不会闻得到?那时就会闻到了。这种香味是需要经过岁月的积淀的。
当你在寺院,心已经能够随顺修行,能够沉淀下来了,你再坐在这个法堂里时,一下子就能放松,心如止水。那时候你就能发现,这个法堂原来这么清净,清凉透骨,而你的整个生命浸润在这种清凉之境中,充满了禅悦、美感、法喜。
开启心灵的朝圣之旅
为什么出家人叫住持三宝?就是住持三宝的人有这个特质,对于如如不动的金色界,他知道,并且深信不疑。然后从物理空间上、从种种的因缘上,建刹安僧,接引众生趣入金色界,趣入清凉国度。这叫住持。
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学佛就是开启了自己心灵的朝圣之旅:如何降服粗重的我执,让呼吸变得均匀而深长;如何平息躁动的思绪,令心如止水,心如石壁;如何“清其心,寡其欲”,让生命充满正觉,变得明朗。这样一天天,经过岁月的积淀,智慧和慈悲层层叠加,生命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宝光。
这样介绍了,我们再看悟公上人的照片,你就知道到底是不一样啊。天下最难懂的是人,何况是修道人?为什么说高僧高僧,他高在哪儿?所以我发心,就是发导游的心。佛法的宝山琳琅满目,我发愿给大家介绍。相信今天这样解读了之后,以后再看师公的照片你就有一点懂了。
他老人家的魏巍功德,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消失吗?如果你有这个信心了,你已得度了,你一定得度了。有了这个超越生死的信心了,你的生死也就没有问题了。你已经系上了保险带,已经踏上了超越生死之桥。
悟公上人就是我们超越生死洪流的桥梁,你如果没在他身上看到他的不生不死的光辉,他怎么能成为你了生死的保障呢?所以当你看到了,实际上就代表你已经懂了,你拥有这个宝了。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