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悟公上人曾讲到,
钟也好,鼓也好,不敲是不响的。
虽然人人都有佛性,
但是你不去开发它,佛性也不会彰显。
世间人忙着开发公司,
那众生的佛性由谁来开发?
只有三宝来做这个事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佛教社会大众是很茫然的,但上人还是经常受请,出去为人说法。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无论走到哪里,众生看到了都会油然升起敬仰之心。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体会到佛法之弘扬,必仗大德僧伽之力。大德僧伽能转众生心,他讲话众生能够信服。
上人是本着“种熟脱”三益的方便来度化众生的:对那些没有佛缘的,为他播种佛缘;已经种下佛缘的,呵护他,为他拔除烦恼草,培养他成熟;已经成熟的,令他现前解脱。他老人家就像一个勤劳的农民,一边建寺安僧,一边接待各色人等,随缘普度。
平时我也在观察,在每天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佛教基础的,听上人的法就很相应;没有闻思基础的,纯粹就是香客,乃至只是去写牌位、做佛事的,上人只有看着他们笑笑,想开口也开不了,不对机。所以讲法人的说法欲是跟听法人的闻法欲相结合的,下面的人听得很认真,听得能够消化,那说法的人就越说越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上人戒定慧庄严,体力非常好。他那个时候每天都做早课,白天主持各种事务,晚上至少忙到九点以后。有时候我们两个年纪轻的侍者都累倒,师父精力还是很好。这就是修行的功底。他以童真入道,这个金刚身,每天精气神饱满,他那时为大众讲开示都是没有话筒的。所以我们现在听到他的声音,实际上就能感受到一位菩萨上对三宝住世的一份责任心,下对茫茫众生的一种悲悯心。
那时候,上人面对有缘众主要强调的就是四个字:吃素念佛。简单的四个字,实际上在娑婆世界要做到很不容易。就像你拿到一个手机,觉得很简单,其实它的科技含量是很高的。
你在一个大乘吃素的团体里,很容易养成吃素的习惯,因为有大乘的功德力的加持。但换一个环境,你想吃素并不容易。念佛也是一样。
上图:悟公上人于岱山极乐寺华藏世界
我们听上人开示,能感悟到他的广大的悲悯之心。像上人介绍华藏世界,一一出生,重重无尽,他说有一个人修成就了,就可以令无量的众生解脱。一为无量,无量为一,无量众生的利乐都会从我们的菩提心里得到彰显。
小视频:心空及第归
我们学佛的人如果真正行于大道,就会像上人他老人家那样,有无边的力量,即使黑暗笼罩,依然游刃有余。世间虽然无常又脆弱,但明媚的春天常在内心的。
修行的人会和春天在一起,不随四时凋零,常住真心,永远是春天的胸怀。就像观音菩萨一样,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摘自2021年2月三参法师于大圣五台山
古文殊寺妙吉祥法堂的分享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