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吉祥缘起】怎样才能求得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二课

2021-02-13 10: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前言


2016年9月,法师第十次朝礼五台山,期间应住持上妙下生大和尚之邀,在普化寺宣讲《大吉祥经》。虽然经文简短扼要,佛陀却叙述了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如何获得安定团结、清净祥和、无烦恼的方法,开示了贤者日常生活的吉祥之道,乃至证得涅槃的修学法要。



 图片

   怎样才能求得吉祥?

 ——《大吉祥经》讲记第二课视频


《大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

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

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

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

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

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

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

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

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图片

天神身口意都恭敬,然后以偈来白佛,“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


什么才是生命最吉祥的呢?按照佛教《经集》的浅释,“吉祥”就是“至福”——最大的一种福报,这讲的是一个果。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一个吉祥的人,要享受吉祥幸福的生活,这里面是有因有果的。


要想做一个吉祥人,那你要不要说吉祥话?要不要做吉祥事?你的心要不要吉祥?身口意都吉祥,然后才得出吉祥的果报,“吉祥”是有因有果的。


所以天神问佛陀的重点是:我们怎么样才能求得吉祥,才能修得吉祥的因? 

图片

“世尊如是答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佛陀回答的第一个偈颂是什么?不要跟愚痴的人在一起。那反过来说,最不吉祥的是什么?就是愚痴、贪嗔痴。


所以我们人要有选择,佛教讲要有“择法眼“。首先要远离愚痴的人,要跟智慧的人在一起。《阿含经》中佛陀也说:“世人本不善,亲近于善人,后必成善人,善名遍天下。” 


“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这个“有德者”是通世出世间的,世间一些人有学问、有技术,我们也应当恭敬他、向他学习。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总纲: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所皈依,有所不依。


图片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身体要居住在一个适宜的地方,像我们在座的住在五台山,虽然还没去极乐世界,但是你已经在文殊净土里了。


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我们的祖辈有德,我们自己现在也能从业正道,这样的人家就很吉祥。这里实际上是指身的安止。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不论世间或出世间法,多闻都很重要。我们出世间的修行者要多闻,多闻才生信心。闻思修是修行的正道,闻思修的第一位就是“闻”。


“严持诸禁戒”,禁戒就是有所不为,我们要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要有自我保护的心。


戒是不去扰乱、损害别人,定是不要被别人打扰到、有定力,慧是看清一切事物的真相,这就是“三无漏学”。


这一句从意要吉祥、身要吉祥,到下面语要吉祥,“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图片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一个人的身口意都能安住吉祥,他就变成了一个正能量的生命,他就会“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不仅要滋养孩子的肉身,还要用正确的知识文化、思想道德去熏陶、培养他。


然后你自己从事的业也不要害社会、害大众,“从业要无害”,这样的人、家庭就是和和美美、最吉祥的。



图片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不仅孝养父母、爱护妻子,还要把我们吉祥的身口意展现出来、布施出去。


佛陀告诉佛弟子,要布施我们的好品德,要把内在优秀的东西分享、展露出来,去“帮助众亲眷”,这个“众”是一个更大的范围。


“行为无瑕疵”,中国人崇拜玉,玉是石头中的精华,我们做人就要像美玉一样无瑕疵。

图片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里面,尤其讲到不饮酒。在家人如果一喝酒,吉祥就摧毁掉了,一喝酒自己就变成愚痴人了。所以“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这样我们内在的品德意志就不会退转,“是为最吉祥”。


这每一句里都有着佛陀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护佑,都是佛陀悲心的流露,不忍众生苦,遮止众生苦的因。


从看似简单的话中,你有没有见到佛陀的慈悲?你如果能感应到佛陀的悲怀,就不会放弃自己。我们有时候忽忽悠悠、因循度日、虚度光阴,就是因为没有感受到佛陀的悲怀。所以佛陀制戒来遮止我们堕落,实际上这是佛陀彻底的大悲。


佛的悲心是大乘还是小乘?大乘啊!所以,虽然《吉祥经》来自于阿含部、经集部,但以佛陀的本怀来解读,以大乘心来看,这就是一部大乘经。


图片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从内心上说,我们要有一种恭敬来庄严;对于他人,我们要有一种谦让;从物质来说,我们要知足。“知足并感恩”,还要“及时闻教法”。


当烦恼来的时候,我们就四大不调,心也不顺了。实际上烦恼的因是“我”,那个贼就是你自己,所以要“及时闻教法”,降服其心。你降服其心了,才能安住其心。

图片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我们要想亲近善知识,就要具足这两种德。佛教丛林里有一句话叫“竹密不妨流水过”,一个心调柔的人,水就水过,风就风过。


不调柔是什么相?心特别刚强,像一块石头一样,风也过不了,水也过不了。这是不是我们修行的敌人?一个人像这种状态,是不能亲近善知识的。如果亲近善知识,你刚强得像石头一样,“嘣”撞过去,就把善知识给撞伤了。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新年吉祥缘起】这部经,为生命带来无上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一课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中英双语字幕首发】公益短片《生机》:餐桌上的年年有“鱼”
· 【新年读经祈福】读这部经,是我们对世界的一份厚礼
· 【佛典故事】慎护口过
· 入香光室,自然身染香光
· 大年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 | 祈愿国泰民安 福慧增上
· 微信公众平台
· 新年云端音乐汇 |慧日佛曲精彩合辑(内有佛曲视频&音频&文字详解)
· 【大年初一恭迎弥勒菩萨圣诞】祈愿国泰民安、众生福慧涨涨涨!(转发功德无量)
· 【新年吉祥缘起】这部经,为生命带来无上吉祥!——《大吉祥经》讲记第一课
· 蓬莱拾遗 | 要每天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 恭迎大慈弥勒菩萨圣诞〡学菩萨慈颜常笑 广纳福缘(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 新年祈福吉祥安康,我们一起点亮五台山,迎接智慧年!
· 【佛典故事】贪欲比丘
· 除夕 ‖ 觉醒的生命最可贵
·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 【中英双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内有Keith美式发音读诵的音频)
· 【中英双语】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 蓬莱拾遗 | 如何在悠悠的漫长岁月,把心稳定下来?
· 绝对精彩:哲学家父亲对僧侣儿子的18个拷问(五)
· 世事无常,别说来日方长〡一首《念无常颂》揭示人生的真相